《登快阁》精品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快阁 黄庭坚 黄庭坚 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仕途坎坷,屡遭贬谪。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黄、秦观、晁补之、张耒)之一,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他开创了江西诗派(陈师道、陈与义、曾几、吕本中等) ,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有《山谷集》。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苏轼、黄、米芾、蔡襄)之一,。 《登快阁》是黄庭坚元丰五年(1082年)在吉州太和县当知县时所作,时年38岁。作者常去游览赣江边上的快阁。登阁远眺,高吟抒怀。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首联: 痴儿,《晋书·傅玄传》:“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诗中自嘲,怀才不遇。 倚,长久倚靠快阁,悠闲欣赏晚晴美景。 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 2,“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什么心情? 1.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典故? 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 2.诗的首联写了些什么?作者为什么自称为“痴儿”?用“倚”字好还是用“赏”字好? 首联写了作者公余之暇登快阁眺望。 “痴儿”是作者的自嘲,但显示出一种兀傲的神情。 “倚”字用得好,含有倚阁赏晚晴两重意思,如果用“赏”字,就显得呆板了。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颔联: 写出了雨后初晴空气清朗,天因而远大,月因而分明的特点,气象阔大。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 澄江静如练——谢朓   颔联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变化?这两句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它们表达了作者何种思想情感?   作者由首联的叙写承接下来,描写出自己登快阁后的所见。 这一联描写了“落木”、“千山”、“天”、“江”和“月”等景物。 具有“天之远大,月之分明,气象阔远”的特点。 寄托了作者向往大自然的感情。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快阁 北宋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写登快阁所见山水秋色实景。 山天远大,江月分明,生机勃勃。 不但顿然开拓了自己的心胸, 也屏去了许多尘俗之见。 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 “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 “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 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运用了什么典故? 2,横字有何妙处?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颈联:   典故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种,用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作者在颈联中所运用的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个典故借指世无知音,聊且借美酒遣怀。作者运用这两个事典表达了自己厌恶官场、欲求知音的心情。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尾联: 表示自己将弃官归隐江湖,超然洒脱。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   尾联为什么不说自己“想弃官归隐”,而是用了“归船”、“长笛”、“白鸥”等词语,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尾联不说自己“想弃官归隐”,而是用了“归船”、“长笛”、“白鸥”等词语,这是将“想弃官归隐”这种抽象的思想感情用形象的东西表达出来,增加了诗中的形象之美。   从全诗的结构看:首联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颈联两句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内心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