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例子
财务风险案例:“合俊集团 财务风险管控失败
创办于 1996 年的合俊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合俊集团 ) ,是国内规 模较大的OEh型玩具生产商。在世界五大玩具品牌中,合俊集团已是 其中三个品牌“美泰”“孩子宝”以及“ Spin mater ”的制造商,并 于 2006 年 9 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07 年销售额超过 9.5 亿 港元。然而进入 2008年之后,合俊集团的境况急剧恶化。在 2008年 10 月,这家在玩具界举足轻重的大型公司没能躲过这次全球性金融 海啸的冲击, 成为中国企业实体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倒闭第一案。 当 时,合俊集团已经关闭了其在广东的生产厂, 涉及员工超过 7000人。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合俊集团的倒闭真正原因不是金融危机, 而是财务 管理和风险控制失败。
一、金融危机只是催化剂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整个玩具行业的上下游供应链进入恶性循 环,再加上 2008 年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 (塑料成本上升 20%,最低 工资上调 12%)及人民币升值 7%等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合俊集团 的资金链断裂。表面看,是这场金融风暴吹倒了合俊集团。其实,合 俊集团本身的OEM商业模式存在着巨大风险。作为一个贴牌生产企 业,合俊并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 因此在生产中也没有重视产品与技 术研发的投入, 主要靠的是欧美的订单。 美国的次贷危机发展成金融 危机后,首先受到影响的肯定是这些靠出口美国市场过活的贴牌企 业。
同在东莞,与合俊集团一样规模的玩具生产企业龙昌公司却在这 场风暴中依然走得很从容, 甚至他们的销售订单已经排到了 2009年。 比较一下两家玩具企业的商业模式就能发现,龙昌公司拥有自主品 牌,他们在市场中拼的是品质和科技,并且具有专利 300 多项,研发 投入每年达 3000多万元,有 300 多人的科研队伍。并且龙昌公司主 要走高端路线,比如生产能表演 200 多套动作的机器人,生产包含 3 个专利、能进行二次组合的电子狗等等,销售市场也不依赖国外,而 是集中在国内。
二、盲目投资造成“失血”严重
其实早在 2007年 6月,合俊集团已经认识到过分依赖加工出口 的弊端。 2007 年 9 月,合俊集团决定进入矿业,以约 3 亿元的价格 收购了福建天成矿业公司 48.96 %股权。天成矿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是 在中国开采贵金属及其它矿产资源,拥有福建省大安银矿。
合俊集团 2007年10月底曾公告,以 3.09 亿港元总价收购福建 省大安银矿勘探权。公司将以 2.69 亿港元向独立人士唐学劲收购 China Mining Corporation 的 45.51 %权益,并将认购 China Mining Corporation 本金额 4000 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兑换后持股量将增 至 48.96 %。首批 4000 万港元在协议时已经给付。
然而令合俊集团始料未及的是, 这家银矿一直都没有拿到开采许 可证,无法给公司带来收益,而 3.09 亿的资金也没有按约定返还给 合俊公司(上述公告表明,双方约定 2008年4月拿不到开采证,则将 返还买方收购资金 ) 。
对天成矿业的巨额投人, 合俊集团根本未能收回成本, 跨行业的 资本运作反而令其陷入资金崩溃的泥沼。 随着合俊集团资金越来越紧 张,为缓解压力, 卖掉了清远的工厂和一块地皮, 并且定向增发 2500 万港元。可是, 2500 万港元顶多维持两个月的工资。为了维持公司 的日常运营,合俊集团开始向银行贷款。 2007 年一年内的银行借款 额为 2.39 亿港元,其中有 1.7 亿港元是以公司财产做抵押,剩下的 贷款额度主要是老板在香港的熟人提供担保。但是合俊集团 2008 年
上半年并没能拿到新贷款
收购矿业孤注一掷的“豪赌”,赌资本应该是合俊集团用于“过 冬”的“粮食”。没有了这笔巨额资金,该公司最终没能挨过制造业 刚刚遭遇的冬天。
三、内部管理失控导致成本上升 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应对不足。 2008 年 6 月,合俊集团在 樟木头的厂房遭受水灾,存货损失量很大,受损金额约达 6750 万港 元。水灾导致物料报废及业务中断, 集团耗费近一个月时间方恢复正 常生产。此次水灾亦严重影响该集团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及现金流量 规划,从而影响集团的营运效率。
内部管理失控导致成本上升。 管理混乱才是合俊集团倒闭的真正 原因,而美国的金融危机只是让这一天提前到来。 据该公司的员工反 映,其所在部门只有 10 个人,是一个普通的生产部门,却设有一个 香港经理、一个大陆经理、一个主任、一个经理助理、一个高级工程 师、一个工程师、一个组长。该部门是一个五金部门,但合俊集团主 要是生产塑胶、 毛绒和充气玩具的。 于是上述员工是这样描述他们的 工作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