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资质培训获得性凝血病.pptx

重症医学资质培训获得性凝血病.pptx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症病人的凝血紊乱 (获得性凝血病) 解放军总医院一附院 林洪远 ;凝血的生理学;经典理论 — “内源”与“外源”双途径论;现代理论 — “启动”与“放大”双阶段论;生理的抗凝机制; 蛋白C;抗凝血酶;组织因子途径活化抑制因子;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促凝/抗凝平衡维持机体稳定;凝血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为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PT正常参考值11~14s(Quick一期法)。为使结果更准确,采用受检者与正常对照的比值,称为PTR,正常参考值为0.82~1.15。为进一步达到国际统一,又引入国际敏感度指数(ISI)对PTR进行修正,即INR=PTRISI,正常参考值与PTR接近。凝血因子减少或抗凝物质增加可导致上述三项试验延长,而高凝则导致缩短; 凝血酶时间(TT):是测定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正常参考值为16~18sec。纤维蛋白原含量不足(<100mg/dl)或有抗凝物质,如肝素、纤维蛋白裂解产物存在下,可使TT延长; ;纤维蛋白原含量(Fig、Fbg):正常参考值为2.0~4.0g/L,下降提示消耗增加。敏感性较低,较严重的消耗方导致其下降;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ELISA法正常参考值<10mg/L。包括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反映纤溶的特异性较差; D-二聚体(D-dimmer):胶乳凝集法阴性,ELISA法正常参考值<400μg/L。D-二聚体只来自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诊断继发性纤溶疾病有特异性高,并对鉴别原发性纤溶有重要价值;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鱼精蛋白能够使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成胶状或条状物。3P试验可检出>50μg/ml的纤维蛋白单体,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获得性凝血病的定义及意义;获得性凝血病的分类;稀释性凝血病;功能性凝血病 ;消耗性凝血病;引发DIC的常见原因;创伤病人DIC与非DIC的比较;创伤病人DIC与非DIC的比较;Sepsis 导致血液高凝和纤溶抑制;凝血活化与炎症反应相互促进;凝血紊乱是sepsis重要的病理组分;Sepsis预后与纤溶抑制有关;获得性凝血病的诊断;血液学的实验室诊断;DIC实验诊断指标的评价;血小板降低??D-二聚体升同时存在,结合病史DIC基本可以确诊。 仅有血小板降低而D-二聚体正常,可作进一步检查: ▲ 纤维蛋白单体(FM):纤维蛋白原的裂解产物(A和 B),间接反映凝血酶的活化程度。 ▲ 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FSP):纤维蛋白(原)被 纤溶酶裂解的产物,间接反映了纤溶酶的活性。 DIC的FM和FSP应该全部升高,否则DIC可能性不大。 3P试验对纤维蛋白单体敏感性高,可作DIC的筛选检查。 ;血液高凝早期预警;稀释性和酸中毒性凝血病的治疗;低温性凝血病的治疗;DIC的治疗;DIC的抗凝治疗;重症DIC或合并酸中毒者应适当增加肝素用量;而合并肝、肾损害应减少用量; 大手术后和血小板<30Х109/L不是抗凝的绝对禁忌症,颅出血和尚未控制的严重出血是绝对禁忌症; 不主张进行抗纤溶的治疗; 对激素治疗存在争议; 其它抗凝药物可在发生HIT时使用; 有用低分子肝素取代普通肝素的趋势。;有限的研究显示低肝优于普通肝素;获得性凝血病可以同时存在; 重点总结;继发于其它病症的凝血紊乱称作“获得性凝血病”。 获得性凝血病包括“稀释性凝血病”、“功能性凝血病”和“消耗性凝血病(DIC)”。 稀释性凝血病是由于严重失血,而复苏中没有补充足够的凝血物质。 功能性凝血病是由于低温、酸中毒导致凝血物质功能抑制。 消耗性凝血病是由于血液高凝导致凝血物质严重耗竭。 新的DIC定义更强调微血管的损害和器官衰竭,而没有提到出血和继发性纤溶问题。;所有的获得性凝血病都以出血倾向为主要表现,但消耗性凝血病早期可以出现高凝现象。 所有的获得性凝血病的实验室检查均可呈现异常,但消耗性凝血病早期可以正常。 有出凝血障碍,但PT、APTT正常是低温凝血病的特征。 DIC最重要的诊断指标是血小板和D-二聚体。 所有的获得性凝血病的治疗均以去除病因为首要。 稀释性凝血病的补充治疗尚无统一方法,仍为经验性治疗。;低温凝血病主张快速复温,最严重的挑战是来自严重并发症。 在DIC,补充凝血物质应在抗凝治疗开始后进行。 肝素抗凝仍是目前对DIC的基本治疗。 抗凝治疗的原则是早用和疗程足,近年主张小剂量,有用低分子肝素取代普通肝素的趋势。 使用普通肝素应常规监测APTT以调整剂量,每8小时全面检测以调整整体方案。 除了有未被控制的严重的活动性出血和颅脑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