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园圆明园里的沉思心得体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废园圆明园里的沉思心得体会 读过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想到英法联军洗劫文物的情景。 时间久远,原始资料不足,使情景变得模糊。英法联军的那次历史壮举,没听说有照片,但参与者的回忆录、日记还是可信的,还能找到一点“形象”。据此,我们知道了,他们进入圆明园后,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不知该怎么办。英军司令格兰特和法军司令孟托邦商量后,决定选其中最精美最有价值者现存放大英博物馆献给英国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剩余部分作为士兵们的奖品。于是我们仿佛亲眼看见,官兵们争先恐后爬上皇帝的宝座,戴上皇帝的帽子;金银珠宝古玩等,能拿的就拿,拿不走的,就打碎取其镶嵌物;互相争夺,不惜大打出手;他们离开圆明园时,肩扛手提,全身披挂:马鞍上叮咚作响,空弹药箱塞得结结实实,连大炮筒里也填满了丝绸。 其后,便是联军火烧圆明园。财物劫走了,干吗还要回来放火?这是常识。犯罪学上说,杀人谓之灭口,毁物谓之灭迹。不过历史已经证明,火烧圆明园是愚蠢的,是罪上加罪,它让全世界更加看清英法联军的强盗嘴脸。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发怒了,他写道: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把我们各大教堂的宝藏集拢在一起也是抵不上东方这所庞大的辉煌的博物院的。……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箧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史。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行径实在不是光彩的事情。据说大英博物馆对一些中国文物的“来历”是用模糊语言表述的。人们注意到,日本人很少去芦沟桥游览。大概是类似的缘故吧,圆明园遗址,法国和英国的游客也不多。 圆明园遗址不是一般的游览胜地,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章节。西洋楼景区残雕石柱遗存,更像一座永久的纪念碑,它用特殊的象形文字讲述着“落后要挨打贫穷受人欺”的道理,讲述着中国人的觉醒与探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