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山水画积墨法_.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龚贤山水画积墨法_ 一、 龚贤的生平及其与“金陵画派”的关系 龚贤(1618-1689),字半千,号野遗,明末后又名岂贤,字半亩,号柴丈、钟山野老等,江苏昆山人,是十七世纪著名的爱国诗人和山水画家。 刘纲纪:《龚贤生平事迹再考》,《东南文化》,1990年第五期,第1页 龚贤出生在江苏昆山,后来迁至金陵,即南京居住。出生地昆山经济发达文化浓厚,聚集了许多文人墨客,美好的环境为龚贤的成长造成了影响。十岁的时候,大概是在崇祯初年,龚贤全家迁往金陵居住。但不幸的是,其母亲去世,父亲又前往四川照顾龚贤的祖父,随后家道逐渐没落,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并没有打垮龚贤的内心。龚贤仍拿起画笔,绘下了金陵的湖光山色与美好景物。金陵这座美丽的城市,是龚贤十分喜爱的,也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龚贤所绘的山水画,大多都描绘了金陵的山川秀水。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王朝的末期,这时候社会上各种矛盾异常尖锐。龚贤这一生流离失所,飘泊不定,但是在金陵的时候,他度过了他这一生快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龚贤,喜欢与金陵书画界的朋友交往并且师从董其昌,生活较为顺利与幸福。在董其昌的门下,他结识师兄杨龙友,后来有参加复社东林的活动,认识了范凤翼等人,他结识的社会名流人物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但那个时候的明王朝政治腐败,大批文人墨客不愿参加科举,不愿作应试的文章,龚贤也有此想法,希望能凭着自己高洁的人品和诗画在世上闻名。但这种想法使其一生都为布衣百姓,没有出仕做官,生活过得异常艰苦,受到不少人的轻视。而后在崇祯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的饥荒中,龚贤企图逃到北方谋生,但是北方的饥荒也惨不忍闻,因此龚贤无法在此谋生,又背了些许债务,后来几经波折又返回金陵。 那是一个战争频繁与贫苦的时代,先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而后又有清朝的政权的建立。清政府建立后压迫东林党和复社人士,而当时龚贤的不少朋友都在复社里,因此龚贤不可避免地受到连坐。后来龚贤逃到扬州,但悲惨的是清兵血洗扬州城,这样的惨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在“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扬州,龚贤以卖字画、收学生为生,但难于维持生计,生活过得十分窘迫。后来在清顺治五年,即1648年应徐逸邀约,到海安镇徐家担任私塾先生。海安镇是产盐区,小镇生活十分生活单调,但龚贤在课余间,时而泛读于小舟之上,时而酌酒于朋友之间,无扰人的聒噪,有宁静的心境,这使他拥有了足够的时间可以研究他所喜欢的诗画。在这几年的教书生涯中,龚贤绘制了“课徒画稿”。更重要的是,“课徒画稿”对后来的画论有重大影响,比如《芥子园画传》就深受龚贤“课徒画稿”的影响。在海安度过的这几年,生活是孤独寂寞,茫然惆怅的,同时也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苍生的。但由于其想念家乡,在教书的第四年龚贤辞职回到了扬州,并且在扬州继续画画和拜访社会名流,参观他们所收藏的画册。 龚贤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求知若渴,积极进取的。为了扩宽他的艺术视野与见识,龚贤经常结交富商,并观摩其家里的名画,不断吸取其中有益的技法。由于太过眷恋金陵,在扬州的他生活并不安定,于是龚贤决定举家迁往金陵生活。他在金陵辗转,最后在清凉山下创造了一个园子,命名为半亩园,享受隐居生活。在此期间,他的创作成就是最高的,其绘画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巨大的水平。其绘画题材以金陵的江南水乡环境为主,绘画手法则以画面浓厚苍劲的积墨法为主。 明王朝灭亡之后,龚贤的南柯一梦,希冀复兴明朝,但龚贤嗟叹一生,隐居在清凉山下的半亩园。在金陵居住的这二十年来,龚贤的绘画成就达到高潮。他依旧在金陵结交好友,其中就有周亮工。龚贤也经常欣赏周亮工的藏画。随后清王朝意图联络拉拢明朝遗老,其中也包括龚贤。1685年,康熙派遣孔尚任去江南,希望以此让明朝遗老归附清朝。孔尚任便在此行结识了龚贤,虽然会面时间不长,但佩服龚贤为人,赞赏他的艺术成就。后龚贤病逝,孔尚任帮助其家人料理后事。 世人把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慥这八个人称作“金陵八家”。虽然龚贤画风与其余七位不大相同,但是龚贤最为其中的佼佼者,把他尊为八家之首,也是有道理的。 周积寅:《龚贤》,四川美术出版社,2019年第一版,第33-35页 当时的正统画派以“四王”为主,他们不依附其而另开新境。而龚贤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学习古人的绘画技巧,而且进行创新,他以拥有自己特色的“积墨法”而闻名于世。 二、 龚贤的师承关系及其绘画风格与技巧的渊源关系 龚贤这坎壈的一生以山水画为痴情,他向五代至明代的许多画家学习,诸如五代的董源,巨然,北宋的范宽,郭熙,米芾,米友仁父子等,元代的黄公望,范宽等画家,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等等。龚贤十三岁的时候,由于其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和祖父为他寻求老师,因此他有机会向董其昌学习绘画。而董其昌是一代大师,绘画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