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特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 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 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 (一)集体性: 1、集体性的含义: 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 民间文 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 务的特点。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 集体的智慧。融会集体的艺术才 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2 、集体性的表现: (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 舞。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 (2 )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 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 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还说它“哭之哀”。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 城(感动了天地) ,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 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 后有他人加工完善 的。 (3 )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 个人创作的作 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你传他添枝加叶, 他再传他又 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 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明 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 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 集体意识 的积淀就越厚重。 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 也是前朝古 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 作者。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 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 经千百人的口, 不断完善, 它代表了群体意识, 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 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 征。 (二)口头性 1、口头性的含义: 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 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 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 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所以,民间文学曾被称 之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口头性特点, 是民间文学区别 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 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口头语言,民间口头语言生 动明快,简洁传神,形象夸张。如湖北刘德培讲的故事: (可简写) 要说杜老幺嘛,一个姣姣个,刮骨脸,是哪朝哪代 人可说不上来。有人说他比张果老的岁数都大,究竟活了多大岁数, 谁也说不清白。只知道杜老幺帮过工,打过榨、赶过脚、背过盐,世 人不干的他都干过, 世人不吃的他都吃过。说起他住的那个房子,是 三十六个大天井,七十二个小天井,屋里是风扫地,月点灯,干净得 连颗老鼠屎都没有。 四十岁上还没有讨个媳妇。 这日子摊到谁的头上, 那哭都来不及。可偏偏杜老幺一生专爱说个笑话,拆个白,道个字, 对个四言八句,那张口就来,无遮无拦,嘴巴从不打封条…… 这是一段没有作任何加工的口头讲述实录。 这段开场白, 朴素简 约,却又活脱如画。甜中带苦,笑里含泪。杜老幺的形貌、家境、简 历、性格,他的辛苦、他的穷困,他的达观,他的诙谐……似乎历历 在目,如此亲切,如此自然。说的是杜老幺,亦可能有讲述者自己的 经历,甚至有旁边听众的影子。 口头语言的这种表现力, 使民间作品具有极强的粘附功能。 它能 牢牢地吸引住听众,使民间作品的继续流传加工成为可能。 口头文学是伴随着人类的智慧之光一起步及人类生活领域的。 只要世界上有人存

文档评论(0)

181****66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