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53年婚姻法令
《1753年婚姻法令》(Marriage Act 175,乔治二世在位第26年第33章法令),详题为「一项更好地去防范秘密婚姻的法令」(An Act for the Better Preventing of Clandestine Marriages),坊间通称为「哈德威克勋爵婚姻法令」(Lord Hardwickes Marriage Act),法令于1754年3月25日生效,是英格兰及威尔斯地区首次有成文法明文规定婚姻关系必须透过正当仪式缔结。
一如法令的详题所指,法令制定的目的是要打击盛行的秘密婚姻,这种风气在当时造成了社会上出现男女未经家长同意私奔、甚至是重婚的问题。有见及此,法令除了规定婚姻必须在教堂内由圣公宗神职人员主持证婚外,又规定男女双方婚前必先经由教会刊登结婚启事,或先向教会申请结婚执照;每家教堂也要保管一份婚姻登记册以记录所有曾经举行的婚姻。针对21岁以下的未成年男女,如果他们以申领结婚执照的形式结婚,必须征得家长或监护人同意;他们即使透过刊登结婚启事的形式结婚,也不可遭到父母的反对。违法主持证婚的人士,最高可被重罚流刑14年。
法令有效打击长久以来在英格兰和威尔斯地区的秘婚问题,但另方面却催生不少男女选择前往不受法令规管的苏格兰举行婚礼,在格雷特纳绿园等接壤英格兰的苏格兰「边区村庄」,往后很长的时间成为了男女私奔的结婚胜地。另外,由于法令没有对罗马天主教教徒实施豁免,结果当地的天主教徒被迫于圣公会的教堂接受圣公宗神职人员证婚。法令实施多年后,才于1823年被废除,但一直要到1836年,国会才立法通过容许国民举行非宗教仪式的民事婚姻,意味婚礼无须再被强制规定于教堂内举行;同时,天主教徒也获准在天主教教堂内举行婚礼。而迟至1929年,国会才立法通过把男女最低合法适婚年龄划一降至16岁。
□ 立法背景
法令制定以前,英格兰及威尔斯地区对于有效婚姻的法律要求,主要由圣公会的教会法规范。根据规定,男女双方举行婚礼前,应先经由教会刊登结婚启事或先取得结婚执照,而结婚仪式也应于男女其中一方居住的教区举行。Constitutions and Canons Ecclesiastical (1604)不过,有关规定仅属指导性质,并非强制执行,因此即使没有刊登结婚启事或取得结婚执照,甚至没有在教堂举行婚礼,都不代表婚姻无效;但唯一必须遵守的规定是,有关婚姻必须由一名圣公宗神职人员主持证婚,婚姻才告有效。后世有论说误解男女双方可以互相口头承诺的简单方式结为夫妇,但事实上,这是错误地把神学认为双方同意即可缔结婚姻的立场,与教会法庭的实际运作混为一谈。正确的理解是,在1753年立法以前,有关的做法只能视为缔结婚约,并不能视为正式的合法婚姻。Probert (2009), pp.32-33.
鉴于合法婚姻的唯一规定在于婚礼必须由一名圣公宗神职人员主持,结果助长了秘密婚姻的风气,造成不少男女未经家长同意私奔,甚至出现重婚的问题。Relationships: The law of marriage (retrieved on 6 July 2014)其中,在伦敦的弗利特监狱(Fleet Prison)和附近地方举行的秘密婚礼在18世纪初更是声名狼藉,社会上更以「弗利特婚姻」形容在该处缔结的秘密婚姻。Fleet Prison (retrieved on 6 July 2014)弗利特监狱本身是一所专门收押欠债人的钱债监狱,只要欠债人定时偿还部份债务,便可在监狱内外自由活动。加上弗利特监狱用途特殊,不受教会法管辖,结果吸引不少在监狱服刑的神职人员和其他曾受处分的神职人员,走到监狱和附近的地方提供廉宜快捷的证婚服务。踏入1740年代,「弗利特婚姻」更是大行其道,每年伦敦接近一半的婚礼据说都是在当地举行;而位于弗利特的「基思礼拜堂」(Keiths Chapel),更声称每年有多达6,000人结婚。
□ 立法经过
为了遏止秘密婚姻的风气,当时的辉格党政府遂开始研究立法进一步规管婚姻,终于促成时任大法官哈德威克勋爵首先于1753年3月19日向上议院提交《秘密婚姻草案》。Jones (2005), Article 4, p.4.这份草案最先由巴斯勋爵(Lord Bath)草拟,并经由哈德威克勋爵作大幅修订,草案于同年5月4日获上议院三读通过后,随后转交下议院于5月8日展开首读,并由下议院的委员会对草案条文展开详细审议。
然而,草案在当时引起很大的争议,Knight (1775), p.193.辉格党其他派系以查理·汤森、亨利·福克斯(Henry Fox)和贺拉斯·沃波尔为首的一些国会议员,均批评草案剥夺国民享有自由婚姻的权利,而坊间原有的证婚方式也更为省时快捷,免除繁文缛节,并为一般大众所能负担。Knight (1775), 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