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资眉高速公路眉山段J1-2标万家沟隧道(双向掘进)施工方案
PAGE
104 -
隧资眉高速公路眉山段J1-2标满井工区
1 -
122 - 9 - 13 -111 122 - 1 - 1 - 1 - 8 -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1 - 2 -工科 65 - 1 -11 DATE \@ M/d/yyyy 5/13/20211 PAGE 88
1、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 编制说明
本项目属于隧宁至眉山高速公路眉山段万家沟隧道,工程建成后,对促进XX省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成都、眉山、资XX市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XX市信息、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降低三地的经济运行成本,全面提升成都经济区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川中地区内引外联、通江达海,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本段隧道属山岭区高速公路隧道,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属全线控制性工程,施工进场晚,工期压力较大,进口施工布置较困难。
1.2 编制依据
本工程的施工方案是根据下列文件,按业主的具体要求,考虑到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在建队伍的施工能力而编制的。依据的文件有:
1.2.1《万家沟隧道》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1.2.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21;
1.2.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21;
1.2.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60-2021;
1.2.5 本隧道现场施工条件;
1.2.6 现有施工队技术能力及机械设备情况;
1.2.7 2021年4月1日(眉山)万家沟隧道专题会议精神。
2、工程概况
2.1 工程位置和施工内容
本隧道位于XX省XX县满井镇,隧道进口位于云井村,出口位于万家沟村。隧道左线起讫里程桩号为ZK161+350~ZK162+500,长1.150km;右线起讫里程桩号为YK161+354~YK162+478,长1.124km。
万家沟隧道是全线的关键性控制工程。
2.2设计标准
见表2-1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表 表2-1
项 目
技 术 标 准
备 注
公路等级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车速
80km/h
隧道单洞建筑限界
净宽10.25m,净高5.0m
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最大纵坡
±2.8%
隧道路面横坡
单向坡±2%;(直线段);超高不大于±4%
隧道防水
二衬砌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6
隧道最小平曲线半径
12021
2.3主要工程数量
本隧道主要工程量如下表:
表2.2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量
1
土石方明开挖
m3
6286
5
工字钢
t
1821
2
石方洞挖
m3
218198
6
钢筋制安
t
1088
3
锚杆
根
49334
7
喷混凝土
m3
13798
4
注浆小导管
m
80560
8
混凝土浇筑
m3
89385
2.4自然地理情况
2.4.1地形地貌
隧址区位于川西褶带龙泉山背斜低山区,区内山势陡峻,沟谷纵横,属构造侵蚀低山地貌,区域最高点为大山坡,海拔658m左右,最低点海拔410m左右,相对高差248m左右。
隧道为越岭隧道,所穿越的山岭为大山坡~凉印山,该山岭整体走向近南北,岭脊连续,海拔变化不大,隧址区地形相对高点标高约651m,最低点标高为隧道进口处的云井沟沟床,标高约435,相对高差216m。隧道轴线呈近东西向穿越山岭,其东坡植被发育,西坡植被覆盖差,大多被垦为旱地。
2.4.2地层岩性
据地面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隧址区主要出露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e)、滑坡堆积层(Q4del)、坡洪积层(Q4dl+pl)、崩坡积层(Q4c+dl)、混合堆积层(Q4h)、坡残积层(Q4dl+el)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具体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e)
杂色块石,块石成分主要为砂泥岩,风化强烈,2021m的占50%左右占30%,2021的占2021右,松散,潮湿~饱和,透水性好。该层分布在隧道进口下方南干渠外侧斜坡及沟中,为修筑南干渠时弃土。
(2)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
以含碎块石粉质粘土为主,可塑状~软塑状,结构不均,土中不均匀的含10~25%的强风化砂岩块石,该层分布在隧道出口右线K162+485以后段右侧斜坡上,根据钻探揭示,厚度3.2~1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