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苏轼的故事_苏轼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docxVIP

王安石与苏轼的故事_苏轼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安石与苏轼的故事_苏轼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北宋著名的人物,不仅同朝为官,为宋朝效力,同时也是当时的大文学家。但他们政见不同,王安石主张变法,而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据记载,苏轼因反对变法,还遭到过变法派的迫害,那王安石和苏轼两人之间有何纠葛呢? 王安石和苏轼之间的就是相杀又相爱的故事。苏轼改王安石的《咏菊》的故事被流传下来,当时苏轼去见王安石,王安石正在午休,苏轼在书房等王安石的时候,偶然看到王安石桌案上写了一半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心觉怪异,菊花枯黄但并不会落下来,于是不由自主的提笔写下“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苏轼又觉得这样做不得体,于是就匆忙离去,结果王安石贬他到黄州去了。王安石到了黄州才恍然明白王安石贬他到黄州,便是来看满地铺金的菊花。 还有就是王安石救苏轼的故事,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常常写诗讽刺,变法派十分难堪,就将他写诗讽刺朝廷的事告知了宋神宗,结果因此入狱。当时王安石休养在家,得知此事就连夜写书给皇上,劝皇上不要因为文字而去杀有才华的苏轼,结果宋神宗就放了苏轼,将他贬到偏僻的地方做官去了。 王安石变法历时16年,最终被废除。在王安石的新法推行时,苏轼等人就是反对变法的,这是为何?因为王安石的新法虽然有益处,但结果是导致了国家富有而百姓贫苦。 从王安石的青苗法推行,老百姓就被强制纳税,说是农业改革,实际上就是百姓向国家“贷款”,并以高年利率收税。再说王安石的市易法,说是经济改革,本质确是政府用低价收购滞销产品,然后卖给商家,收取交易费和存放费,这样的后果就是大批的商户纷纷倒闭。还有王安石的免役法,本意是让不想服役的人用钱来换取服役,然后政府再用这笔钱雇用其他百姓服役,在当时执行的时候,又增加了附加税。 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就是许多平民百姓都饿死,苏轼在扬州的时候就看到因变法造成的了惨剧,连扬州都伤亡过半,更何况其他地方呢?还有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使许多腐败官员钻了新法的漏洞,贪官门从百姓身上压榨血汗钱。再者苏轼一直就认为古人留下的制度本就有它的意义,王安石变法就是推翻古人的制度,所以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王安石与苏轼同是有识有志的文人,理说会成为相见恨晚的知己,可是苏轼是谁?孤傲率真,宁折不屈的人。王安石呢?他又是一个性格古怪、思维偏执的人。所以说有才华的人都有自己的弊端,所幸晚年的他们还是一笑泯恩仇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