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具制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实验原理】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如果一个规则的物体浸没在液体当中,它的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均 可互相抵消,这是 因为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的受力面积虽然相 同,但上下表面所在液体内的深度不同, 液体的压强大小不一样。物体 上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之差,正是物体所受的浮力。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证明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制作方法】 方法一 (双乒乓球实验 )。 材料:空矿泉水瓶一个、乒乓球两个。 将矿泉水瓶底剪去。实验时,将瓶口向下,从上面 放入两个乒乓球, 因为瓶身不大。两个乒乓球会一个在下堵住瓶颈,另一个在上,左手持 瓶身,右手从上向 里倒水,由于下面的乒乓球堵住瓶颈,水只能向下渗 漏。随着瓶内水的上升,上面的乒乓 球浮在水面上也随之上升。下面的 乒乓球虽然周围和上面都是水,但它却没有上浮。如果 用右手堵住瓶口, 渗漏的水很快充满了瓶口和瓶颈之间,下面的乒乓球的底部也会浸没在 水中,它会立即 “卟”地上升到水面。如图 6-23 所示。 方法二 (上浮的木塞 ) : 材料:空高橙饮料瓶一个、圆木塞一只、粘胶。 圆木塞要刚好塞在 饮料瓶口上,不要太紧。再在圆木塞中央钻一个 直径约 5mm 的小孔。如图 6-24 ,将饮料瓶的中间部分剪去,依然瓶口向 上地将瓶颈用 粘胶粘接在瓶内底部。待胶干后即可使用。 实验时, 将木塞放在瓶口上, 再用杯子装水沿瓶壁倒入瓶中。 很快 水将浸没木塞周围, 但此时木塞并不上浮。水面继续上升,漫过木塞上 表面,经小孔向里流水,此时木塞依然 不上浮。 等到木塞下的水面逐渐 上升,刚刚达到木塞底部, 木塞会立即上浮到瓶中水面上。 如图 6-25 所 示。 方法三 (双 U 形管压强差计 ) 材料:两个透明的 135 胶卷盒、橡皮膜 (如气球 )一大块、橡皮筋两 根、铁皮、铁丝若 干、一次性注射塑料输液软管两根、木板 (12 ×30cm2) 一块、厚木板一块、封口夹两只、白纸、粘胶等。 先将两胶卷盒去盖,中间各钻一小孔,正好使软管插入,用粘胶密 封连接处。再把两 盒底部用粘胶粘连,剪一宽条铁皮把连接处固定起来, 并与粗铁丝固定,粗铁丝作为手持 的柄,如图 6-26 所示。 把 12×30cm2 的木板与厚木板钉起来,白纸粘贴在大木板上,将软管 弯成两个 “U形” 并行排列, 并在两 “U形管中心画出刻度线。” 两软管 各经过一只小三通管与胶卷盒引出的两 软管相接,三通管的另一个出口 为排气用。 实验时,用注射器在双 U 形管中注入同样量的红色水,使双 U 形管 中的液面相平。在两胶卷盒口上各绷一块气球膜,口面要绷平。等膜绷 好之后,用两只封 口夹将三通管的排气口夹紧,不可漏气。 手持粗铁丝,缓缓将胶卷盒插入水中,如图 6-27 所示,两 U 形管中 的液面不会在同一高度,记下双 U 形管管底各至液面的高度差。与下面 胶卷盒相通的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要大得多,把这个水柱压强减去 与上面胶卷盒相通的 U 形管水柱 压强,所得的差即是两胶卷盒上下表面 的压强之差。 将这个压强差乘以胶卷盒口的面积就能计算出胶卷盒所受的浮力

文档评论(0)

ps4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