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致敬英雄-重走抗联路:致抗日英雄杨靖宇的一封信.docxVIP

学党史致敬英雄-重走抗联路:致抗日英雄杨靖宇的一封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走抗联路:致抗日英雄杨靖宇的一封信 杨靖宇将军:   五月的天桥沟,与层林尽染、枫叶鲜红的深秋美景不同,春风给漫山遍野绘满了生机盎然的绿色。这里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和他的抗联部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密林中,杨靖宇将军和众多抗联战士在此坚持抗日活动达四年之久,并建立了东北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重走抗联路,面对遗物遗址,重新走过您来时的道路,回首物力维艰的抗战岁月,追寻抗联精神,从您手中接过红色的火把。   一腔热血保家国。爱国主义情怀是融于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密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侵略战争,妄图把中国东北独占为殖民地。您当年离家远赴东北时,家中小女尚在襁褓,您化名“杨靖宇”从事抗日游击活动,“靖宇”二字取自朝鲜语中“驱逐外敌”之意。舍小家、保国家的理想信念,您写进姓名里,刻在骨血中。爱国精神是任何时代都不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东北抗联战士孤悬敌后、重兵“围剿”、弹尽粮绝、极寒天气等困境中不断发展、壮大,用一腔热血保家卫国,终于取得抗战胜利,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不怕牺牲敢担当。1940年的冬天气温格外低,有人劝您,可率部北撤或躲到山里藏起来。但是将军掷地有声地答道:“我们在这里坚持打下去,老百姓心中便有一杆抗日的大旗。我们若走了,这杆大旗也就倒了!”五天五夜粒米未进、身负重伤的您,不畏严寒、战到最后、壮烈牺牲。敌人剖开将军的腹部,发现肠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竟只有未消化的棉絮和草根。重温抗联战士们、中国共产党员们、千万中华儿女们来时的路,他们高举这杆“红色”大旗,带着不怕牺牲敢担当的精神,为新中国闯出了一条发展路。今天,我辈接过拼搏奋斗的接力棒,也要勇挑重担,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艰苦奋斗肯吃苦。您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始终穿着褪色的甚至打着补丁的旧军衣。您拒绝警卫员分享的苞米饼,坚持用小饼熬汤和大家一起喝,继续进行战斗。这样的故事在东北抗联队伍中有很多,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创业史”进程中数不胜数。今天的物质资源丰富,是为艰苦奋斗创造了新环境,我辈没忘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艰苦奋斗始终是我们走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经之路。我辈没忘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曾经屈辱的历史、先辈来时道路的崎岖,锤炼出的艰苦奋斗肯吃苦的优良作风。   杨靖宇将军、抗联战士们请放心,在新时代,重走抗联路,追寻抗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在践中弘扬抗联精神,走好新征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129587o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