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长征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动的长征故事 1933年3月,红军宣传员来到了叶冰的家乡——四川通江县空山巴坝村。“宣传员说,‘当红军就能打土豪,就能解放穷人’,我一听,很兴奋,就参加了红军。”老人回忆说。 18岁的叶冰在红军中的第一份工作是红四方面军保卫局勤务员。 1934年6月,红四方面军组建妇女粮秣队,叶冰和其他300多位姐妹一起负责筹集粮食、盐巴等军用物资。 1935年3月29日,妇女粮秣队按上级要求把粮食运到红军准备西渡嘉陵江的出发地———塔子山边,并做好了渡江准备。 29日晚9时左右,叶冰等登上木船、竹筏,向嘉陵江西岸急驶。不一会儿,对面的敌人发觉了,射来密集的枪弹。有的船被打穿,摇摇摆摆下沉。 老人回忆说:“会水的同志跳下船,泅水过江。我们这些不会水的,把衣服脱下来,堵住漏洞。” “有的同志负伤了,有的牺牲了。天亮时,我们在前卫部队的支援下,终于过了江。”同许多红军战士一样,叶冰当时并不知道,从渡江的那一刻起,她们已开始长征。 强渡嘉陵江后,妇女粮秣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突破天险剑门关。 剑门关是四川的门户,只有一条人行道穿过主峰。 叶冰回忆说,在前卫部队掩护下,她们贴着石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背这么重的粮食爬这么高的山,我们这些女战士都是第一次。” 老人回忆说,当时为了鼓劲,她们还自编了不少顺口溜,“比如拐弯的时候,前边人喊:‘慢转十字拐’,后面的应:‘前摆后不摆’;登陡岭时,前面喊:‘陡上又加陡’,后面就应:‘越陡越好走’……” 那时已是初夏时节,太阳毒辣,一些缠过足刚放脚的女兵,脚踝都走肿了。 当然,在叶冰的印象里,最苦的要数伙夫。部队休息,她们要挖灶架锅,挑水做饭;爬山时她们走在队伍前面,每遇敌机轰炸,她们不是用锅做掩护,而是用身体掩护锅。 老人回忆:“一次,一位外号叫‘虱子’的小鬼对胡桂英姐姐说:‘胡姐,你真是傻瓜,不藏在锅下面,却趴在锅上面,你的肉能赛过铜吗?’胡姐说:‘小鬼,把锅打破了,你啥都没得吃啰。’” 回忆长征中的背粮历程,叶冰认为,最艰难的还是翻越夹金山。那一次,她背的粮食有60多斤,几乎赶上了她的体重。 在夹金山脚下,鼻子、嘴被太阳晒得像要冒烟似的;还没爬到半山腰,就狂风骤起,雪屑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很快,豆大的冰雹也下了起来。当时,我身上只穿着单衣,双脚裂开了很多口子。”老人不堪回首,“简直比剑门关还难!” 第三次过草地时,叶冰被调入四方面军医院当护士。“过草地是一次比一次苦。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是三过草地。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草地那么大,永远走不完?” 叶冰说,那个时候伤员太多了,不光是炸伤的,还有冻伤、饿伤的。 由于药品极其匮乏,给伤员治疗时,一般是用盐水就着当地的一种黄纸,贴在伤口上。许多伤员的伤口不仅流脓、流血,而且长了蛆,有时一个伤员身上的蛆能装满半个脸盆,咬得伤员直哭。“我和战友们就用草熏,有时把伤员给熏哭了。长征路上的看护实在不容易。” 行军途中没有肥皂,叶冰洗衣服时,只是把衣服放在水里揉揉,然后穿在身上,靠太阳和体温把它弄干。身上的虱子特别多,战友们互相捉虱子,放入火里烧。叶冰对火烧虱子时发出的“咝咝”声至今都忘记不了。 走出草地,与中央红军会师后,给叶冰发了一件羊毛棉衣,“当时激动得不行。” 抗日战争期间,叶冰一直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工作,还当过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和美国医生马海德的助手。 解放后,叶冰随丈夫到了新疆。目前,她在江西吉安的红军院里安度晚年。 1934年5月,由于博古、李德推行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军事战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陷入严重困境。博古、李德打算在必要时撤出苏区。为统筹转移事宜,中央成立了“三人团”作为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其中,博古负责政治,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负责监督军事计划的执行。李德是个被陈云称为“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在他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党和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在党和红军面临覆没危险的严重时刻,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决定采纳毛泽东的意见,改变红军的行动方向,随后召开的猴场会议决定:今后关于作战方针及时间、地点,必须向政治局报告。这实际上限制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1935年1月中旬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参加党和红军的决策;取消长征前组成的“三人团”,改为由朱德、周恩来负责军事指挥,以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在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中央政治局根据遵义会议决定进行分工,在毛泽东提议下,由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张闻天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