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挠性件传动;4.1 带传动概述; 1.带传动的特点
和其它传动形式相比,带传动是一种比较经济的传动形式。带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① 运行平稳,噪声小。
② 能缓解冲击载荷。
③ 构造简单,对制造精度要求低,特别适合于中心距大的场合。
④ 不需要润滑,运行、维护成本低。
⑤ 过载打滑,有保护传动系统其它零件的作用。
缺点:
① 由于其弹性滑动,使其传动效率降低,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同步带除外)。
② 带的寿命短。
③ 传递相同的圆周力时,轴上的压轴力和轮廓尺寸都比啮合传动大。; 2.带传动的类型
带传动按照带的形状分为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传动,同步带传动等。
平带传动最简单,柔性好。平带传动的带是成卷供应的,在现场通过专用的零件(带卡)将所需长度的带联接成封闭形状,这种带对带轮中心距的适应性较强,特别适应于传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但是较为笨重,基本上逐渐被结构紧凑的V带传动所取代。现在,平带传动常用在高速的场合,主要是由于平带具有较小的离心力和较好的柔性。; V带传动是应用最广的带传动,带的断面成等腰梯形,由于斜面的楔紧作用使V带的当量摩擦系数较大,承载能力较大,结构较紧凑,因为应用较多,标准化程度也最高,重点介绍这种V带传动。; 多楔带兼有平带和V带的优点,具有多个楔形面,既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同时避免了多根V带传动中不同带的长度差引起的受力不均的问题。
同步带传动具有精确的传动比,但是对制造、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成本也较高。
; 3.应用
带传动的应用范围很广。在需要精确传动比的地方,同步带因为不需要润滑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针式打印机;在传动中心距大而又不要求精确传动比的场合,带传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带传动的功率 ,线速度的范围为 ,传动比 (常用 )。; V带的类型、特点;
V带传动与平带传动的初拉力相等(即带压向带轮的压力相同)时,它们的法向力则不相同。平带的极限摩擦力FQf ???而v带的极限摩擦力为
; 式中:φ为V带轮轮槽角;f′为当量摩擦系数。显然f′ > f,故在相同条件下.v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或者说在相同功率下,v带传动的结构较为紧凑。;4.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带传动带呈环形,并以一定的初拉力( )
套在一对带轮上使带和带轮相互压紧。
带在工作前其两边拉力均为 , 称为初拉力。
工作时由于要克服工作阻力,带在绕上主动轮
的一边被进一步拉紧,其拉力增大到 , 称为
紧边拉力;带的另一边被放松,其拉力减小到 , 称为松边拉力。
带的两边拉力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
即:
有效拉力Fe与带传动传递的功率P及带速v的关系为:
; —带的有效拉力,N
—带的线速度,m/s
由式可知, 带的两边的拉力大小, 取决于初拉力 和带传动的有效拉力 。而由公式可知, 在带传动的传动能力范围内, 有效拉力的大小又和传动的功率及带的速度有关。当传动的功率增大时, 带的两边拉力的差值也要相应地增大。带的两边拉力的这种变化, 实际上反映了带和带轮接触面上摩擦力的变化。显然, 当其它条件不变且初拉力一定时, 这个摩擦力有一极限值( 临界值) 。这个极限值就限制着带传动的传动能力。
;2.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及其影响因素
;取一微段带dl,带上各力的平衡条件为:
沿垂直方向
式中dF为紧边拉力增量;dFN为带轮给微段带的正
压力;q为带的线质量。
取:
略去二阶无穷小量,上式为
(a) ; 沿水平方向
式中,?为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因数。
取 ≈1,得 (b)
由式(a)、(b)得 (c)
在摩擦力的极限状态即将要打滑时,积分式(c),得
;式中,?为包角,即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
中心角;e为自然对数的底。
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流管理某行业供应链模式以及物流模式.ppt
- 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程序.ppt
-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繁殖影响.ppt
- 现代检测技术电参量测量技术.ppt
- 相平衡热力学.ppt
- 石油加工及商品学化学组成.ppt
- 第11章植物成熟和衰老生理.ppt
- 第17章野生动物保护.ppt
- 第1章传感与检测技术理论基础.ppt
- 第1章土石方工程.ppt
- GB/T 45632-2025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控制测量规范.pdf
-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GB/T 33588.3-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3部分:隔离放电间隙(ISGs)的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88.3-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3部分:隔离放电间隙(ISGs)的要求.pdf
- GB/T 18757-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论的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