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信用概述.pptx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信 用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涵义及产生 (一)含义 信用一般意义上包含信任、守信等内容。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的借贷行为。 信用包括两个方面:债权人(授信);债务人(受信)。与信用有关的几个术语:按照信用的规则借出商品与货币称为授信;按照信用规则借入商品与货币称为受信;债务人遵守承诺按期偿还商品与货币并支付利息称为守信。 (二)信用的产生 虽然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以供考证,但从逻辑上推论,私有制和商品交换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信用就产生了。二、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 1、资金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的必然性 2.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 3. 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和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 三、信用的特征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5、具有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G-G?。四、信用的经济职能1. 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2. 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3. 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4. 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5. 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6. 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第二节 高利贷 一、高利贷的含义 高利贷信用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额利息的一种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 高利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是由当时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决定的。其需求者主要包括小生产者、奴隶主和封建主。 高利贷信用的特点: (1)利率高、剥削残酷; (2)对生产具有寄生性和破坏性,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衰退。 高利贷信用的历史作用: 一方面,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因为残酷的高利盘剥使小生产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维系简单再生产,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受阻; 另一方面,高利贷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前提条件的形成,即高利贷者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资本,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大批小生产者.封建主破产,成为无产者,又为雇佣劳动创造了条件。 可见,高利贷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重性。 第三节 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一、信用形式 信用作为一种借贷行为,要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 所谓信用形式,就是表现借贷关系特征的形式。 按照在借贷关系中主体的不同,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等。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它是构成现代信用关系的基础。 1、 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即主体是企业和厂商),体现工商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或货币资本,仍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仍是产业资本的一部分。 (3)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商业信用的数量和规模与工业企业、商品流通的数量、规模是相适应的。 商业信用产生的必要性表现在: (1)因为社会化大生产使各生产部门和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它们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上又往往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2)由于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相分离,如果要求所有商业企业用自己的资本金购买全部工业品,则会发生商业资本奇缺的困难。 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规模的有限性。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工商企业所拥有的资本数量的限制。 (2)严格的方向性。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一般适用于有上下游供销关系的企业双方,上游向下游提供。 (3)信用能力有限。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扩张能力有限。(债务危机) 此外还有期限及授信对象的局限性等。(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进行的借贷活动。主要表现形式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以及开出汇票、支票、开立信用账户、发行货币等。 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债务人主要是工商企业和社会公众。。 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在规模、期限和使用方向上优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危机时,生产缩小,商品滞销,但银行信用需求激增(还债、防止破产)。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1、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具有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性。因此,银行信用,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3、虽然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但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仍然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借助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