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釉陶瓷技术论文
东汉绿釉陶楼浅析
摘 要:东汉时期,用陶质明器随葬的风气非常盛行,地主阶级把生前享有的一起器物和产业都制成象征性的陶质明器纳入墓中,以供死者永远享有。蚌埠博物馆藏东汉绿釉陶楼,展现了东汉时期高超的低温铅釉技术,体现了陶质明器随葬的风气,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趋势。
关键词:东汉;明器;陶楼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5-0116-02
3月蚌埠市铁路公安乘警大队于136次列车上查获了一件珍贵的东汉绿釉陶楼。整器造型规整,简单大方、气势恢宏,是一件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难得的实物标本。现为蚌埠市博物馆所藏,为国家一级文物。
该陶楼通高131厘米,底座长36厘米,宽32厘米。泥质红陶,通体施绿釉。所施绿釉色泽平稳光滑,色彩艳丽,清澈透明,玻璃质感强。由于长时间在地下埋藏,表面泛着一层银色光芒,像云母一样的光泽光亮动人。此陶楼从外观上看,由台基、门楼和四层楼阁组成,是一件仿木建筑的陶制模型器。绿釉为低温铅釉,它以氧化铅为主要熔剂,以铜为主要着色剂,经过700℃的氧化焰焙烧后,呈现出美丽的翠绿色,极富装饰感。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各地豪门大族为加强防范,常自行兴建大型塔楼,有的高达九层。高楼的盛行,某种意义上是军事守卫的需要,便于观察敌情。
该陶楼共有四层,各层中间有门,两边各有一窗,窗上饰菱形格纹,每层楼均由底座和楼身两部分组成,一楼一底,共八部分。由下至上,逐渐内收,底层最大,顶层最小。
第一层底座中间开正方形门,上有斜坡式门檐。楼身正面中间有长方形门,门两侧及楼身两侧面共有四个造型一致、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窗户,窗户上饰菱形格子纹。由斗拱承托腰檐,檐上覆筒瓦。二、三两层造型一致。底座均为长方体,正面及两侧面纹饰相同。即:中心位置处有正方形凹槽,槽内饰突起的交叉横线,凹槽两侧各阴刻三条平行横线。楼身与第一层造型相同。第四层造型与二、三层基本相同。庑殿式顶。从第二层起,每层楼底座边沿上,均站立三个绿釉陶人缺五个。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随葬的传统,墓主人生前很多生活用品以及能够代表其生前地位财富的物品都可能被放入墓中一起下藏,称为随葬品。随葬品的出现与人们的社会意识、宗教信仰相关,孝及灵魂不死观念的深入人心,使人们普遍存有厚待死者、希望死者在冥间生活得更好的意识,而随葬品正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历代厚葬死者之所以普遍也源于此。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器物,多为生活实用物或专为死者而制的冥器。最早死者的随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粮食、工具、家畜家禽等。人们认为死者虽死犹生,他还要像活人一样生活,因此应该让他带去生活必需品。后来,人们把死者供养起来,不让他们劳作,随葬品由生活必需品渐渐变成了奢侈品,如金银玉器、布帛绸缎、家具、物品、书画玩器、货币也成为随葬品,供死者花销。然而“人死如灯灭”的事实,对人们意识的渐变是明显的,既然人死后早要成为黄土,随葬品就未必要用实物,于是出现了仿制的象征性的随葬品。人们称这为冥器。古代的明器多为实物模型,用竹、木、陶木、布帛、锡箔纸等制作。
明器,即冥器,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历朝墓中都有发现。以明器随葬乃是古代丧葬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幻想人死之后依然过着生前一样的生活,故仿制一些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甚至房屋、土地、家畜、侍从等进行随葬,以满足死者冥世生活的需要。汉代地主官僚阶级的丧礼和葬俗的主导思想,是把死人当做生人看待。桓宽在《盐铁论》中说:“今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即所谓“事死如生”。所以,墓室随葬生人所用的器具和物品,还将房屋、水田、猪圈、灶、仓、井、磨、碓房、楼阁、池塘、男女侍佣、各种家畜家禽等模型明器纳入墓中,反映了当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宝贵资料,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事死如生”的观念直接导致了厚葬之风的盛行,这在客观上为模型明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模型明器的盛行也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它是当时土地私有制条件下家庭财产私有化的直接反映。最重要的是,它反映出当时的地主阶级对随葬品的观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把生前享有的一切器物和产业都象征性的以陶质明器纳入墓中,以供死后永远享用,这比把那些有限的珍贵器物放入墓中更有意义。
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经历了长期和大量的实践之后,在汉代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筑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多样,多层木柱梁架式楼阁建筑的出现,更是打破了战国明器以来盛行的高层建筑依凭土台而建的传统方式。汉代建筑明器正是形象地表明了这一显著特点。
汉代庄园经济发展迅速,宅院建筑明器成为当时豪强地主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单元我们的生活空间 单元教学课件 2025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 NB_T 20006.5-2021 压水堆核电厂用合金钢 第5部分:反应堆压力容器封头用锰-镍-钼钢锻件.docx VIP
- 肾衰竭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处理与护理.pptx VIP
- 双诺希胶囊2定稿).ppt VIP
- 【低空经济】无人机防反制系统设计方案.pdf
- 2025年甾体激素原料药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课件.ppt VIP
- 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报告.pdf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PPT课件.pptx VIP
- 油料配送操作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