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史故事都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自觉维护群众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和传统,也是一项重要纪律。
    早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发。在上山之前,正值当地红薯收获季节。由于有的战士纪律性不强,肚子饿了就顺手偷吃老乡的红薯。毛泽东认为偷吃一个红薯事小,可损害群众利益事大。于是,他立即召集队伍,郑重宣布了三大纪律:其中第二条就是“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1928年4月,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革命斗争经验时,又将“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这项纪律,修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这是我们党自觉维护群众利益的早期规定和生动体现。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只有真正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才能打破敌人围追堵截,才能取得革命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他因此号召大家:“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
    1945年6月,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并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为实现他们的需要而斗争。”这是第一次将自觉维护群众利益的思想正式写入党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自觉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项严明的纪律,坚持不懈地反对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提倡党员干部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真正做到自觉维护群众利益。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本质上说也是自觉维护群众利益的体现。1979年3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后来,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判断社会主义各项工作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党的以来,重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章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这是党章关于自觉维护群众利益的最新表述。2021年10月,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进行明确规定,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这些都是我们党严明自觉维护群众利益这项纪律的生动鲜明体现。
    于“算账”,是邓小平决策的一个重要特色。在邓小平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中,他通过“算账”作出重大决策的例子中,最典型的当数中国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决策。
    1978年前后,邓小平频繁出访。他总是要求参观所访国最先进的工业和高科技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反复询问,计算中国与世界的实际差距。从实际出发,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即到20世纪末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邓小平估计,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达到1000美元左右。为此,他先后到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地考察,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一一算账。经过考察和计算,邓小平感到人均1000美元可能难以达到,于是又作了调整,提出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争取达到1000美元,最低达到800美元。目标确定后,邓小平又开始计算能否按时实现。1983年,邓小平到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考察,他反复询问的问题是: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实现翻两番?有没有信心?人均800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
    在不断完善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邓小平又开始进一步思考中国21世纪的发展目标。1987年,他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又算了这样一笔账: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00美元至1000美元,看来1000美元是有希望的,我们恐怕还是在50名以下吧,但是我们国家的力量就不同了,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翻两番,达到人均4000美元的水平,中国那时有1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肯定是居世界前列的。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基本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2位。
    邓小平的“算账”,是一种稳妥、慎重、科学的决策方法。正是通过不断地、精心地计算,他才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重大决策,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1911年,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刘伯承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当时,亲朋好友多不赞成此举,他却慨然作答:“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他剪掉辫子,怀着富国强兵的强烈信念,投入了孙中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