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
高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作品赏析,挖掘作品内在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演唱及对不同音乐手法的分析探究,提高学生鉴赏音乐、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感受表达音乐的能力及想象、创造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不同音乐手法所表达出的不同艺术效果。
(2)能够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成二部轮唱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充分聆听作品,感知、体验不同音乐手法所起的艺术作用。
【教学难点】
在参与多种音乐对比性体验活动中,认识不同音乐要素、不同演唱形式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聆听法、对比欣赏法、体验法、迁移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片段,教师提出问题:对于这段音乐,你都了解些什么?
生甲:这是《保卫黄河》的旋律。
生乙:选自《黄河大合唱》,曲作者是冼星海。
师:有哪位同学了解这部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的中国正遭受怎样的苦难呢?
生: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师:不只是南京大屠杀,还有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的731细菌部队,100部队。可以这么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血腥杀戮,伴随着侵华战争的全过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拿起了手中的笔,写下了这部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你认为他想用音乐表现什么、表达什么呢?
生:冼星海想用音乐鼓舞人们起来抗日。
师:对。冼星海要用音乐做武器,为抗战发出怒吼,为民众谱出呼声。
(引出新课内容《黄河大合唱》)
2、简介作品,激发学生情感,进行配乐朗诵。
师:《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以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热情歌颂了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这部作品共分为八个乐章。每个乐章都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连接起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播放幻灯,学生齐声朗诵八个乐章名称。)
3、教师简介八个乐章内容。
师:《黄河大合唱》全曲长达36分钟,如此气势磅礴的作品,冼星海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让我们走近《黄河大合唱》,了解一下它幕后的故事。
设计意图:
利用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拉近学生与音乐作品的距离。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激发学生情感,为更好地聆听音乐做铺垫。
二、聆听体验、感受经典
(一)采用“问中听,听中想”的教学策略,初步感受《黄河船夫曲》。
1、初听全曲。
师:下面我们就让一起来欣赏这部气势磅礴的作品。今天我们来聆听其中的三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怨》和《保卫黄河》。先来听《黄河船夫曲》。思考: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生:我感觉歌曲情绪高亢激昂。
(二)分段聆听。
1、聆听第一部分。
师:冼星海是通过哪些音乐手法表现出这种高昂的情绪的?我们来听第一部分。(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分析)
2、感受一领众合。
师:在这个乐章中,冼星海采用了我国民歌常见的一种音乐体裁。是哪种体裁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教师弹琴,让学生感受旋律特点)
师:这八小节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完全重复。
参与体验:
1)学生演唱,提示学生用高昂的情绪、强的力度来表现。
2)引导学生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方式进行演唱。
师:这种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在民歌的哪种体裁中经常听到?
生:劳动号子。
师:这首《黄河船夫曲》仅仅是一首单纯的劳动号子吗?你认为歌中的“黄河船夫”代表着谁的形象?“惊涛骇浪”呢?
师:冼星海用船夫号子的体裁形象地表现出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时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师:结束的时候有一串男声的笑声,你听到了吗?笑声表现什么?
师:笑声表现出中国人民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聆听第二部分。
师:这一部分的音乐手法发生哪些变化?让你联想到一幅什么画面?
4、聆听第三部分。
师:冼星海自己评论过《黄河船夫曲》,他说尾声部分象征着斗争还要持续下去。他是用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这种持续性的呢?
生:速度变慢,力度变弱,仿佛船夫们的身影渐渐远去。
设计意图:
音乐过程应该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采用带着问题聆听、在聆听中体验、想象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关注音乐和理解音乐。
3、聆听《黄河怨》第一部分。
师:如果把《黄河船夫曲》比作一首惊心动魄的战歌,那么《黄河怨》则是中国民众发出的痛苦的呻吟。
师:这首《黄河怨》是全曲的中心乐段,也是 戏剧性最强的一个乐段,旋律从低音7跨越两个八度到达高音7,因此这部作品常常被称作是检验 女高音的“ 试金石”。歌曲表现了一位惨遭敌人蹂躏的妇女,怀抱着被敌人挑死在枪尖的孩子,踉踉跄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_Book 4 Module 5 Reading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历史_高中历史必修三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高中历史必修三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钴鉧潭西小丘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钴鉧潭西小丘记》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化学_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历史_高中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放飞理想 成就未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唱响经典——声乐基础教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音乐_《经典流行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欢乐的命运之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欢乐的命运之神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音乐_流行音乐的经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流行音乐的经典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音乐_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巴洛克音乐——巴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