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光合作用的机制-电子传递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五节 光合作用的机制—电子传递链 一、电子传递体及其功能 二、光合链的特征 三、光合链的类型 2 图3-16 光反应Z链蛋白复合体在类囊体膜上的分布及电子传递示意图 (Taiz et al., 2015) 光合链(photosynthetic chain ):定位在光合膜 上,由一系列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体系。 3 一. 电子传递体及其功能 (一)光系统(photosystem ,PS) 量子产额(quantum yield): 量子效率或光 合效率,指吸收一个光量子后放出的O 或 2 固定CO 分子数目(1/10~1/8)。 2 4 图3-17 红降效应(Taiz et al., 2015) 红降(red drop):当波长大于685nm (远红光) 时,量子产额急剧下降的现象。 5 Emerson effect ? 光合作用可能包括 两个串联的光反应! 图3-18 双光增益效应(Taiz Zeiger, 2010 ) 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效应(Emerson effect):两种波长的光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 6 H O 2 PS Ⅱ( P680 ) 光 PS Ⅰ( P700 ) 光 NADP+ 7 PS Ⅰ和PS Ⅱ的分布 PS Ⅱ基粒类囊体垛叠区 PSІ基质类囊体和基 粒类囊体非垛叠区 图3-5 类囊体膜上主要复合体的分布(Taiz et al., 2015 ) 8 PS Ⅰ( P700) 的特征反应: NADP+ + 2H+ P 700 2e- 光 NADPH + H+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