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机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骨盆的分界 分界线: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 假骨盆与产道无直接关系间接反映真骨盆大小 (二)骨盆的分界 真骨盆是胎儿娩出骨产道 上口为骨盆入口 下口为骨盆出口 两口之间为骨盆腔 坐骨棘位于真骨盆中部 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 衡量中骨盆重要径线 衡量先露下降的标志 * (三)骨盆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骨盆腔上口,呈横椭圆形 中骨盆平面:骨盆最小平面,呈纵椭圆形 骨盆出口平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 (五)骨盆类型 女型 扁平型 类人猿型 男型 * 四 骨盆小结 骨盆的骨骼 骨盆的关节 骨盆的韧带 骨盆的分界 骶岬和坐骨棘 五 骨盆底及邻近器官 * (一)骨盆底——分层 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 有两个三角区 尿生殖三角 尿道和阴道通过 肛门三角 直肠通过 分外层、中层和内层 (一)骨盆底——外层 会阴浅筋膜 三对肌肉 球海绵体肌 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浅横肌 一对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 (一)骨盆底——中层 泌尿生殖膈 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 一对会阴深横肌 尿道括约肌 * (一)骨盆底——内层 盆膈 肛提肌 耻尾肌 髂尾肌 坐尾肌 内外筋膜 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 * (一)骨盆底——会阴 广义及狭义之分 狭义的会阴又称会阴体 皮肤、皮下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键 分娩时需保护会阴 * 尿道 膀胱 输尿管 直肠 阑尾 (二)邻近器官 * * 产道 骨盆入口平面 入口前后径<入口斜径<入口横径 前后径 11cm 横 径 13cm 斜 径 12.75cm * 二 内生殖器 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输卵管和卵巢合称子宫附件 (一)阴道 vagina 1、形态 上宽下窄 后壁长于前壁 阴道穹窿 vaginal fornix (一)阴道 2、功能:性交器官、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3、结构 由粘膜、肌层及纤维组织膜构成 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 肌层为内环外纵 富含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二)子宫uterus 1、位置 解剖位置 前倾前屈位 (二)子宫 2、形态—大体 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 重50g 容量5ml 分宫体和宫颈 (二)子宫 2、形态—管腔 宫腔 子宫峡部 宫颈管 (二)子宫 峡部 非孕—1cm 上端—解剖学内口 下端—组织学内口 分娩 子宫下段 3、组织结构—子宫颈 由结缔组织构成 宫颈管粘膜:单层柱状上皮 粘液栓 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 鳞柱交界处为宫颈癌好发部位 (二)子宫 3、组织结构—宫体 子宫内膜endometrium 子宫肌层myometrium 子宫浆膜层perimetrium (二)子宫 3、组织结构—子宫内膜 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 致密层、海绵层又称功能层 功能层占2/3,基底层占1/3 功能层受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而脱落 功能层由基底层再生 (二)子宫 4、子宫韧带 圆韧带 阔韧带 固有韧带 漏斗韧带 主韧带 子宫骶韧带 (二)子宫 1、形态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漏斗部或伞部 (三)输卵管oviduct 2、组织结构 浆膜层 肌层 粘膜层 (三)输卵管 * (四)卵巢ovary 1、形态 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 表面凸凹不平 大小4×3×1cm 借漏斗韧带和固有韧带悬于盆腔 (四)卵巢 2、功能 生殖 内分泌 (四)卵巢 3、结构 生发上皮 白膜 皮质 髓质 二 内生殖器 小结 阴道后穹窿 子宫峡部、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 子宫的韧带 宫颈鳞柱交接处的意义 输卵管的形态 卵巢的结构和功能 三 血管、淋巴及神经 * (一)动脉 卵巢动脉 子宫动脉 阴道动脉 阴部内动脉 1、卵巢动脉 来自腹主动脉 跨过输尿管、髂总动脉 经骨盆漏斗韧带、卵巢门进入卵巢 分支供应输卵管,末梢与子宫动脉的卵巢支相吻合 2、子宫动脉 髂内动脉前干分支 横跨输尿管 分为上下两支 上支—宫体支 下支—宫颈-阴道支 3、阴道动脉 髂内动脉前干分支 阴道上段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供应 中段阴道动脉供应 下段主要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供应 4、阴部内动脉 髂内动脉前干终支 分出4支: ①痔下动脉 ②会阴动脉 ③阴唇动脉 ④阴蒂动脉 (二)静脉 与动脉伴行,形成静脉丛,盆腔感染容易蔓延 卵巢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