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pdfVIP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密★启用前 2020年下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调研检测 高二语文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在散文 《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 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 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 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 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 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 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 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 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 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 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 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 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 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 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 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 化”。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 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 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 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 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 (选自王一川的 《〈审美体验论〉导言》) 材料二: 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其中, 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 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像普通大众一样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是 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 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一种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 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再上升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它是人生体验的继续延伸和不断升 华,从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中升腾起来。最终,艺术创造使艺术体验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状态 ——艺术品。 这个过程被郑板桥精妙地概括为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 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非胸中之竹也。总之,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生体验,郑板桥在深秋之际住在江边馆驿,早 晨起床看竹,竹林中晨雾在太阳的照射下,如云如烟,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这个过程变园 中之竹为眼中之竹,带有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照。 第二个阶段是艺术体验,此时眼中之竹已转化为饱含意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眼中 之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化、心灵化的意念,是在想象的、虚构的精神空间之中 产生的一种艺术存在状态,是成为艺术品之前的最后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艺术创造,艺术家磨墨、展纸、落笔,把艺术体验中虚构的艺术形象转化 为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形象,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品,即手中之竹。 郑板桥还就此总结

文档评论(0)

183****8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