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盐还原厌氧菌孢子检测的实际应用 .docx

亚硫酸盐还原厌氧菌孢子检测的实际应用 .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建筑学相关资料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RELATED INFORMATION 工程建筑学相关资料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RELATED INFORMATION PAGE PAGE 1 亚硫酸盐还原厌氧菌孢子检测的实际应用 摘要:亚硫酸盐还原厌氧菌孢子比营养型菌体对化学和物理因素的作用更有抗性,可以指示长期的污染,可弥补大肠菌作为检测指标的不足。它们在过滤、消毒过的水中存在,指示水处理过程的不足,及抗消毒剂的病原体可能还残存[2]。结果表明合理地设计投氯点,在不增加药耗的情况下,将滤前余氯值控制在1.0mg/L以上,对该菌在整个工艺中的消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出厂水检出率为0。水温的提高对杀菌起一定效果。研究结果为今后生产实际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亚硫酸盐 还原厌氧菌孢子 余氯 去除率 有效消毒时间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饮用水的质量状况越来越关注,对其检测项目也逐步增加,尤其是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已摆在了首位。除常规卫生项目检测外,亚硫酸盐还原厌氧菌在近二十年来已成为欧盟的检测项目,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检测项目,在中国水协“2000年规划”中也被列为检测项目,为了解该菌的特性及在实际应用上如何消除该菌,改善饮水水质,降低生物风险,保证城镇供水安全,我们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实验方法   1、水样采集:取某水厂工艺水〔原水、滤前、滤后、出库水)。   2、方法选择:ISO 6461-2-86   3、水样检测   取100ml水样,75℃加热15分钟以杀死营养型细菌,选择水样中的孢子。   4、滤膜与培养   水样通过滤膜(0.2μm)过滤,把细菌孢子持留于膜上。将滤膜置于专用的选择性培养基(亚硫酸盐-铁-琼脂)上,于37±1℃厌氧培养44±4h。 二.实验结果   1、合理地设计投氯点,在不增加消毒过程中总药耗的情况下,延长高浓度氯接触时间,充分发挥CK·T值中的T值作用,对去除该菌有明显的效果。(见表1)   2、在水温相同情况下,随着滤前余氯值升高,滤前去除率明显提高.(见表2)   3、滤前余氯值的控制,确保该菌在全过程的去除率达100%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滤前余氯值控制在1.0mg/L以上,接触时间达95分钟左右(整个水处理过程时间),可获得满意的去除率。(见表3)   4、在滤前余氯值相近时,水温升高去除率可提高。(见表4)   5、浊度在3NTU以下,对该菌去除无明显影响。(见图一)   6、pH值的高低对消毒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但由于原水pH值变化不大,其对生产消毒影响可以忽略。 表1 相同余氯、温度条件下不同接触时间的去除率(%) 接触时间试验1试验2试验3试验4试验5试验620分钟57.8960.0087.50080.0066.6750分钟72.8686.4991.3097.4487.7795.4095分钟90.0086.4910010010095.40表2 滤前不同余氯值的滤前去除率(%)余氯试验1试验2试验3试验40.5-0.7mg/L72.8687.8087.1856.820.8-1.0mg/L86.4991.3087.7790.481.2-1.6mg/L97.4497.1493.1896.25表3 滤前不同余氯值的整个工艺流程去除率(%)余氯试验1试验2试验3试验40.5-0.7mg/L90.0093.0091.0295.450.8-1.0mg/L86.4891.4310092.561.2-1.6mg/L10010010098.40表4 滤前余氯值相同、不同温度条件下整个工艺流程的去除率(%)温度试验1试验2试验3试验4试验5<1℃90.0093.0091.0286.4885.38>10℃100100100100100   亚硫酸盐还原厌氧菌其隶属于芽抱杆菌科,按照其还原硫化物为能源之一的特性。分属梭状杆菌属或脱硫肠状杆两个菌属[1]。因此亚硫酸盐还原厌氧菌我们认为是具有还原亚硫酸盐;有芽孢厌氧等特点的菌群,而不是某个菌属的纯菌种。其共性是革兰氏染色阳性、有芽抱厌氧或微嗜氧,主要生存于人、动物肠道、呼吸道、土壤中,对氯抵抗力大于肠道致病菌。其中核状菌。是WHO在《饮用水的质量标准》中所着重提到的.此菌属为杆菌状,一般为革兰氏阳性,至少在初生长期为革兰氏阳性,有的在后期或在长期陈旧培养基生长时也转为革兰氏阴性、该属有内出芽胞,且芽胞直径大于茵体,而少数菌株无芽胞。没有特殊可刺激芽胞生成的特殊培养基。活菌样品在70-80℃,10分钟或95%酒精处理45分钟可出现芽胞。厌氧生长并产生H2S(培养基底部呈黑色人最适生存温度范围为15-69℃。在pH6.5—7、温度30-37℃时生长最快。

文档评论(0)

mincl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孝感韵康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900094750514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