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ppt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证 治 1. 寒饮郁肺 【原文】 欬而上氣,喉中 水雞 聲,射干麻黄湯 主之。 ( 6 ) 射干麻黄湯方: 射干十三枚 一法三兩 麻黄四兩 生薑四兩 細辛 紫菀 款冬花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大 棗七枚 半夏(大者,洗)八枚 一法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兩沸, 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分析】 病机: 寒饮郁肺,肺失宣降 主症: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兼见痰多清稀,易于咯出,胸闷不得卧, 舌苔白腻或滑,脉沉弦等。 宣肺散寒,降逆化饮 治法: 方剂: 射干麻黄汤 方义: 射干 — 祛痰利咽散结 麻黄 — 宣肺平喘 姜、辛、夏 —— 温肺散寒,降逆化饮 五味子 — 敛肺止咳,制约姜辛夏的温燥 款冬、紫菀 — 止咳平喘 大枣 — 安中扶正 散中有收,开中有合 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鉴别表 药物组成 方 名 相同 点 功用 主治 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点 射干 紫苑 化痰止 大枣 咳功胜 生姜 温肺散 款冬花 射干麻黄 麻黄 汤 细辛 半夏 五味 小青龙汤 子 饮重于 寒或无 表证 桂枝 芍药 甘草 干姜 寒 寒饮喘 止咳平 咳 解表散 寒重于 喘 寒力强 饮多兼 表证 2. 痰浊壅肺 【原文】 欬逆上氣,時時吐唾濁, 但坐不 得眠 ,皂莢丸主之。( 7 ) 皂荚丸方: 皂莢 八兩(刮去皮,用 酥炙 )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 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但坐不得卧 【分析】 病机: 痰浊壅肺,肺气不利。 主症: 咳逆上气 时时吐唾浊(稠痰量多) 但坐不得眠 伴见胸满闷塞,口淡不渴,舌苔白 腻,脉弦滑。 治法: 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方剂: 皂荚丸。 方义: 皂荚 —— 辛咸,有小毒,酥炙后毒减, 功专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蜜、枣 —— 顾护脾胃,免伤正气。 峻剂缓攻: ① 皂荚去皮酥炙,减其燥烈之性; ② 白蜜糊丸,甘缓和中; ③ 枣膏调服,可顾护脾胃,以免损伤中气; ④ 每次服 3 丸,日 3 夜 1 。 病 案 1. 曹颖甫医案:按射干麻黄汤证但云咳而上气, 是不咳之时,其气未必上冲也。若夫本证之咳 逆上气,则喘息而不可止矣。病者必背拥叠被 六七层,始能垂头稍稍得睡。倘叠被较少,则 终夜呛咳,所吐之痰黄浊胶粘。此证予于宣统 二年,侍先妣邢太夫人病亲见之。先砒平时喜 进厚昧,又有烟癖,厚味放火气熏灼,因变浊 痰,气吸于上,大小便不通。予不得已,自制 皂荚丸进之。长女昭华煎枣膏汤,如法昼夜 4 服。以其不易下咽也,改丸如绿豆大,每服 5 丸。凡 4 服,次晨而大小便通.可以去被安睡 矣。后一年,闻吾乡城北朱姓老妇,以此证坐 一月而死,可惜矣。 2. 肺胀 (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 :张某某, 男, 70 岁,农民。间断性咳嗽,胸闷二十条年。二年来咳喘 呈持续性,每逢冬季加重,多次住院治疗,诊为“慢性支气 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十天前因受凉咳喘加重。 胸部憋胀,不能平卧,咯痰白粘胶固,难以咯出,伴心悸, 下肢水肿。曾经某医院门诊治疗,诊为“肺心病合并急性感 染”,注射青、链霉素,氨茶碱,服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 等,效果不显,要求中医治疗。 患者呈半坐位.喘息抬肩, 喉中痰鸣,口唇紫绀,颈部青筋悬张。胸呈桶状,四肢不温, 下肢水肿,按之陷而不起,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无力 。 证属肺胀,缘因痰浊内壅,阻塞气道,气体易入而难出,致 肺脏气胀。急宜涤痰逐饮,豁通气道。给皂荚丸每次 1 丸, 每日 4 次。服药后次日早晨,痰液变稀,咯出大量稀痰,自 觉胸部宽畅,喘咳明显减轻,紫绀亦减。次日拉稀便 2 次, 喘息胸憋续减,至晚已能平卧,紫绀消失,喘咳已平,后以 健脾养心,固肾纳气之法巩固。 按语: ( 原按 ) 本方主药皂荚,味辛性温,入肺与大肠二 经, 功专涤痰开窍,且有通便之能,使表里通畅,肺气 得降 。 《本草求真》:“其力能涤垢除腻,洁净脏腑”。 故痰浊胶粘,阻塞气道非此药不可。白蜜为丸,枣汤送 服,缓药性之烈以护胃。因药性峻烈,必须掌握以下指 征,方可应用,否则不宜轻投: 1 .喘咳胸憋,不能平 卧为主证。 2 .痰浊胶粘难咯,或咯出大量痰后喘息减 轻。 3 .胸廓圆隆如桶状。皂荚丸为涤痰竣剂疗效确切, 价廉易得,使用方便。病人服皂荚丸后,痰液变稀易咯。 大便溏,日 2 — 4 次不等。病人往往因之而喘憋减,腹胀, 纳差等证亦随之而除,全身情况好转,除个别病人有咽 痒或轻度恶心外,未见损伤正气之弊病。肺胀为本虚标 实之证,皂荚丸只治痰浊阻塞而致喘憋之标。证情缓解 后需调补肺、脾、肾以固本善后,可选用参蛤散,金匮 肾气丸,麦门冬汤等。 曹颖甫云:余尝自病痰饮,喘咳、吐浊, 痛连胸胁,以皂荚大者 4 枚炙末,盛碗中, 调赤砂糖,间日一服。连服四次,下利日 二三度

文档评论(0)

精品大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类课件,PPT课件,ppt课件,专业类Word文档。只为能提供更有价值的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