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
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
药 365 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
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 《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
药 844 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 ,载药 1558 多种
5.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 1892 种,集 16 世纪以前药学成
就的大成。
6. 《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 921 种,其中新增药物 716
种。
7. 《中华本草》成书于 1999年 , 载药 8980 种。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
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
中药学笔记整理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 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
2. 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
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 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
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
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
程。
炮制目的:
1.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 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 如生地制成熟地,
生何首乌与制首乌等。
4. 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 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 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1. 修治(修制)
(1)纯净:保证药物质量。
(2)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
(3)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贮藏、调剂称量。
中药学笔记整理
2. 水制 洗,淋,泡,润,漂,水飞。
(1)润 :便于切制。
(2)漂 :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
(3)水飞:便于煎煮、制剂、服用。
3. 火制 炒,炙,煅,煨,烘焙。
(1)炒:便于粉碎、煎煮、服用、缓和药性,减轻毒性、副作用,
增强疗效。
(2)炙:改变药性 , 增强疗效 , 减轻毒性、副作用,引药入经。
(3)煅:易于粉碎、煎煮。
(4 )煨:减轻烈性、副作用,增强疗效。
(5)烘焙:便于干燥。
4. 水火共制 煮,蒸,燀,淬
(1) 煮:减毒,增效
(2) 蒸:改变药效,稳定药物质量
(3)燀:便于干燥、贮藏,去掉非药用部分或有毒部分
(4 )淬:易于粉碎、煎煮、制剂
5. 其它制法
中药学笔记整理
(1)制霜:种子压去油、矿石重结晶
(2)发酵:产生新药
(3)发芽:产生新功效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第一节 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中药的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药
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
毒性等。性能≠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
疏密、坚软、润燥等) 。
第一节 四气
1. 四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