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灌区取用水量台账表
PAGE 201
全国水利普查 China Census for Water
灌区取用水量台账表
2011年
表 号: T 3 0 1 表
制定机关:水 利 部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批准文号:国 统 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 8 月
1.灌区名称
2.编码(普查机构填写)
□□□□□□□□□□
3.灌区地址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市、州、盟) 县(区、市、旗) 乡(镇)
4.行政区划代码
(普查机构填写)
□□□□□□
月份
5.取水量(万m3)
6.用水量(万m3)
5.1渠系引入县内灌区水
5.2当地水库、塘坝水
5.3当地河流湖泊水
5.4地下水
5.5其他水
5.6合计
6.1耕地
灌溉用水
6.2非耕地
灌溉用水
6.3非农业
用水
6.4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复核人: (填表单位公章)
注:灌区取用水量台账表也可按逐次灌溉取用水量记录。
T301表 灌区取用水量台账表填表说明
【1.灌区名称】按照灌区日常运行管理的现行名称填写,应与灌区调查对象名录表中的名称一致。
【2.编码】灌区调查对象名录表中的编码。
【3.灌区地址】填写灌区灌溉范围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乡(镇)名称,灌溉本县多个乡(镇)的,可填到县(区、市、旗)名,而不填乡(镇)名。
【4.行政区划代码】由普查机构填写县级行政区的代码。
【5.取水量】分别填写灌区在本县境内部分从不同水源的取水量,如灌区取水口取水量中有一部分直接输入到另外灌区的,则应扣除该输出水量,以万m3为单位,保留4位小数。应分别按下列水源的取水量统计:
5.1渠系引入县内灌区水 指从主水源渠系分水口引入本县境内的水量,以分水口的计量数统计。
5.2当地水库、塘坝水 指从本县水库和塘坝中引入灌区的水量。以水库、塘坝取水口计量数统计。
5.3当地河流湖泊水 指直接从本县河流湖泊中引入灌区的水量。以河流湖泊取水口计量数统计。
5.4地下水 指灌区以凿井方式直接取自地下含水层用于灌溉的水量。以井口计量数统计。
5.5其他水 指灌区直接利用的上述水源以外的灌溉水,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集蓄雨水利用、矿坑水等。
5.6合计 指渠系引入县内灌区水、当地水库塘坝水、当地河流湖泊水、地下水和其他水的取水量之和。
【6.用水量】分别填写灌区内的耕地灌溉用水量、非耕地灌溉用水量和非农业用水量,对于有排涝功能的斗渠,如该水量不用于本灌区灌溉,则不统计。用水量以万m3为单位,保留4位小数。
6.1 耕地灌溉用水 主要指水田和水浇地的灌溉用水总量。水田的灌溉用水包括水田的泡田用水和洗盐用水。
6.2 非耕地灌溉用水 主要指林果、牧草和渔塘等的灌溉/补水用水总量。
6.3 非农业用水 指除上述灌溉用水以外的用水,包括生活、工业和生态环境等用水的总量。
6.4 合计 指耕地灌溉用水、非耕地灌溉用水和非农业用水之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