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木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文是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文艺评论 , 内容看似繁琐,其实结构简单,契合了论说文最基本 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由“木”“树”不同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潜在的暗示性。解读这 篇文章时,教者也应借助这种“潜在的力量”,通过多媒体课件,巧妙运用声、色,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 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与无形中点化学生,引导他们含英咀华,于细微处见精神,认真体味“木”、“树”等词 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从而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去把握鉴赏诗歌语言 的方法。 学习目标 : 1、 了解课文内容结构,,并理解木叶意象的意蕴。 2、 积累古诗词名句;学习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3、 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 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2、 学习文章由“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从小处着手的写法 教学过程与环节: 一、 导入新课,走近文本 1、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学生共同背诵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想像这 句诗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阐述个人对诗句的境界的感受。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 明确:杜甫的这两句诗历来以境界阔达闻名,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浑灏奔放 的气势,重要的因素是“落木”传递出了这种意境。让我们一同走进林庚的《说“木叶”》, 详细探究其中的奥妙。 2、【走近作者】林庚(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利用有关资料,对作者自然情况以及文学成就、创作主张进行自学了解 二、 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1、【基础自测】(运用工具书自行解决识记字词,做好读书笔记) 袅袅 照浦褒 扬灼灼 亭皋寒砧涔 阳万应锭 言筌窸窣迢 远柳 恽 .. . 2、【积累名句】 (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全诗内容,做好读书笔记)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③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④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⑤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阅读文本整体把握】 【问题投放】文题“说‘木叶’”表明了作者的论题,作者就此论题阐述了自己怎样的看法 ? 【学生活动学生默读文本,通过抓关键句法。思考和讨论归纳出文章的段意。 第一段: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总结句) 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古诗中用“树叶”的十分少见。而“木叶”却发展到 了“落木” . (注意“可是”“而”等词语体现的句间关系) 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 ,关键在“木”字上。(反复出现的 句子、谈论的对象)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结尾句 ) 第五段,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使“木” 具有落叶的特征。(过渡句) 第六段, 说明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 (上 段尾句——过渡句) 第七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独立成段的句子) 【教师点拨】论题只是表明了论述的范围,并不是作者的观点体现。依据说理的思维格式 —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再结合关键性的语句,可以很快的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层次,便 于理解作者的真实写

文档评论(0)

雪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