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牧童》测试题考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牧童》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分) 1.下列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B.横野:横行广野。 C.弄:逗弄,玩弄。 D.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2.下列对《牧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嗅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给人平缓舒服的感觉。 B.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从听觉角度写,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笛声的悠扬悦耳,体现了晚归牧童轻松闲适的心境。 C.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描写牧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 D.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有( ) ①《牧童》一诗,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然与恬静。 ②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③此诗委婉劝说好友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 ④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本诗写出来农村牧童生活的悠然自得,下列各诗句中描写农村景象的是( ) 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③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④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本诗中“六七里”不是真的指六七里地,而是一种虚指,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下列诗句中的数字也是虚指的是( )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三千” 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千里”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 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三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