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装载机后驱动桥.docx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装载机后驱动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装载机后驱动桥

PAGE PAGE I 机械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装载机后驱动桥设计 专业班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0701班 学生姓名: 1111 学 号: 指导教师: 张晓俊 讲师 2011 年 4 月 8 日 1.课题名称: 装载机驱动桥后桥设计 2.课题研究背景 课题研究现状: 为了提高装载机的作业生产率,自90年代以来,各生产厂商在广泛采用新技术、新结构的同时,经过不懈地努力,相继研制出许多超强功能的系统。现列举如下:1)行驶平稳性控制系统——在动臂举升油缸液压回路中增加一个蓄能器,以衰减工作装置在机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减少装载机的颠簸。2)附着力控制系统——在每个车轮上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自动将所需的制动力施加到车轮上,并将扭矩传给与之紧密相连的车轮,便于装载机直线行驶及转向。3)动力电子控制/管理系统——根据传动装置及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自动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以满足不同作业工况的需要,提高燃料的经济性。4)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当装载机处于非作业工况时,自动降低发动机转速,减少燃料消耗及发动机噪音。5)关键信息显示/管理系统——采用网络通讯技术,在办公室的控制中心实时监控装载机的作业状态,据此向司机提供基于文字提示的精确的故障诊断信息。6)转向变速集成控制系统——取消传统的方向盘和变速杆,将转向与变速操纵装置集成为一个操纵手柄,并采用简单的触发式方向控制开发和选挡用的分装式加速按钮。利用肘节的自然动作左右扳动操纵杆,实现转向;利用大拇指选择按钮,实现前进与后退、加速与减速行驶。7)销轴润滑系统——能为工作装置上的所有销轴提供为期200h的润滑服务,并使销轴的润滑作业易于完成。8)舒适驱动控制系统——其目的是提高司机的舒适性,帮助长时间进行作业的司机减轻劳累,保持作业效率。9)负载感应变速系统——根据负载状态,自动调节车速及发动机飞轮扭矩,实现高速、小扭矩或低速、大扭矩的动力输出。10)计算机故障诊断系统——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报警信号,提醒司机可能潜在的故障隐患。这样,司机只管全神贯注地工作而无需不断查看仪表读数。11)负载自动稳定器——采用一对钢膜氮气蓄能器,安装在前车架中,与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联通。当作业或低速行驶时,系统自动断 开;当车速超过4.8km/h时,由电子速度开关控制的电磁阀自动开启,蓄能器吸收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振动与冲击载荷,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12)自动运输控制系统——降低机器在凹凸不平路面上的振动,提高驾驶舒适性和作业效率。JC B公司456BZX(18t)安装此系统,最高车速达38km/h。13)燃油/空气比例控制系统——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确保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符合环境控制法规要求。14)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连续监控/管理装载机数十项性能指标参数,在遇到突发或紧急情况时,很容易通过液晶仪表显示、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报警信号,提醒驾驶人员注意。15)装载量称量系统——自动称量并显示铲斗的净装载量,测量误差小于3%。16)面板控制系统——采用 声、光、电及数字显示的控制面板,实现装载机仪器与仪表的报警与监控。17)油泵电子管理系统——自动监控油泵的运行状态。18)柴油发动机先进管理系统——燃油喷射控制及维护发动机最佳性能的电子控制模块,亦可与监测系统进行通信,当发生故障时提醒司机注意。C a t3516B型发动机装备有此模块。19)先进的转向系统——替代传统的方向盘和控制手柄,安装在W A1200型上。 课题发展趋势 : 1.系列化、特大型化   系列化是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外著名大公司逐步实现其产品系列化进程,形成了从微型到特大型不同规格的产品。与此同时,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明显缩短。所谓特大型工程机械,是指其装备的发动机额定功率超过1000H P,主要用于大型露天矿山或大型水电工程工地。产品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研制与生产周期较长,投资大市场容量有限,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少数几家公司。以装载机为例,目前仅有马拉松?勒图尔勒、卡特彼勒和小松—德雷塞这三家公司能够生产特大型装载机。 2.多用途、微型化   为了全方位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国外工程机械在朝着系列化、特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已进入多用途、微型化发展阶段。推动这一发展的因素首先源于液压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合理设计,使得工作装置能够完成多种作业功能;其次,快速可更换联接装置的诞生———安装在工作装置上的液压快速可更换联接器,能在作业现场完成各种附属作业装置的快速装卸及

文档评论(0)

li1303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是积极乐观向上的原创创作者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3242032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