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参与的社会功能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公共参与的社会功能分析——“药佳鑫事件”的个案分析 一、导论 (一)“药佳鑫事件引发的思考 2010年10月,一起交通事故在网络上 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该事件中,主角药家鑫因驾 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而被人曝 光。在媒体和网民的参与下,全社会各个阶层、 各个媒体机构甚至学术界都转入了药佳鑫案的 讨论中。同时,人们也在其中看到了网络参与的 =1 M | =1 M | 1.网络社区的崛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7月15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 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 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手机网 民规模为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麦肯锡咨询公司2010年发 布的报告显示:中国60个大中城市的居民70%的业余时间在上网;小型城 镇居民的这一比例为50%。尤其重要的是:大景的社会生产工作是在网上进 行的,网络行为已经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一种主要活动方式。各种网络设 置比如新闻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网络通信、媒体视频、手 机报刊、手机电视、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电纸书、3G等等如雨后春笋一 般蓬勃发展。 互联网因其个人化、平民化吸引了众多的社会个体成员参与网络活动, 其快速扩散能力、快速动员能力非常明显。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公 共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黑龙江女子虐猫事件、躲猫猫事件、 罗彩霞事件、邓玉姣事件相继引起了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大范围公众参与, 甚至引发了一些社会成员参与的集体行动。这些网络公共参与与传统意义 上的公共参与有明显的区别。与传统参与相比,互联网络传播具有的低风 险、低成本、匿名性的特点,以互联网为媒介的集体行动具有扩散速度快、 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本研究将这些以互联网为信息沟通平台、 由众多网民参与、围绕特定的事件进行广泛讨论并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影 响的集体行动,称为网络公共参与。 2.网络公共参与的社会条件己经成熟 公民网络参与是公民以网络为基本载体,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参与 政治生活,以达到影响或改变政府公共决策或公共事务的一种政治行为。 互联网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和完善的工具,它使公民参与的空 间由现实转为虚拟,时间上由耗时转为方便快捷。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 高度重视公民网络参与的作用,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 论坛首次与网民在线交流,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进 行了首次在线交流。近几个月来,社会热点事件频繁发生,如躲猫猫事件、 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广大网民纷纷通 过网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推动了公民与政府官员的对话交流公民网 络参与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公民网 络参与的兴起有政治、社会和技术条件作为支持,这三个要素紧密相连, 相互作用,成为支撑公民网络参与发展的有力条件。 (1) 政治基石:传统型体制向民主型体制的转换 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政治体制逐步由传统 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型体制转变;在治理范式上由管理型政府治理范式向服 务型政府治理范式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开放性的制度结构为 公民网络参与提供了信息输入机制,公民通过网络形式把更多的政策信息 输入政治系统,增加了利益表达和利益协商机制,使得在封闭制度结构大 量不能被体制吸纳的问题被体制化政治过程吸纳,并进行讨论得到妥善解 决,从而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服务型政府的治理模式不仅意味着公 共治理的权力主体的多元化,需要公民参与进行治理,而旦也意味着要用 现代化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改造政府,打造一个高效的电子化政府。而电子 化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所塑造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信息交流结构,更为 方便、快捷地收集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信息,从而为公民网络参与搭建了一 个互动平台。 (2) 社会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民意识的觉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益、资源由 政府垄断分配的格局,改变了社会公众在利益获取上对政府的绝对依赖, 取而代之的是利益主体利益意识的觉醒及对利益的追求和竞争。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觉 醒,而且为公民的网络参与提供物质准备Q公民从自身利益出发,要求强 化自己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了解政治生活的运作过程,关注政 治决策,希冀通过各种政治参与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向公共决策系统表达自 己的意愿,对政治决策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争取实现和维 护自身的利益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 技术支持: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公共领域” 如果说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活力和动力,那么, 互联网则是推进公民参与的重要媒介和手段。互联网的兴起不仅为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内蒙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