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创业新闻故事精选
篇1:两大学生开网店一年赚10万
一年前,重庆大学两名大四学生下海触网,到淘宝店开网店、做服装零售。一年过去了,生意越做越大。两人不但在沙区步行街开了两家服装店,网上生意也红红火火。目前,已获10万余元纯利润。
最初月入3000元
“我们是时尚人,我们要做时尚领袖!”这是沙坪坝步行街王府井百货大楼13楼一家服装批发店的广告语,今年24岁的大学生张鹏翔是这家服装店的店主。记者昨日在该服装店看到,除了琳琅满目的衣物和装饰品,三台电脑摆放在服装店的角落里,电脑屏幕不停地闪动,显示网上业务正在不断进行。
张鹏翔和宋美秋是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同班同学,张鹏翔来自河南郑州,宋美秋来自山东济宁。去年1月,两人联手到淘宝店开店,最开始卖游戏钱,随后开始做服装零售,其销售对象是年轻时尚人士,尤其是大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开店,最初一个月可挣3000元。”张鹏翔介绍,当时他们采取的模式是,从沿海一些城市进货,网上有订单后,再从重庆将货品通过快递寄出去。
放弃工作投资5万
去年7月,两人顺利从重庆大学拿到毕业证,当时,他们已在网上成立了“时尚领袖”工作室,服装销售重点从零售转向了批发。
“父母已为我联系了一家大银行,月薪4000多元。”张鹏翔来自河南郑州,为了继续经营自己的网店,打开重庆本地的服装批发市场,他决定放弃这份诱人的工作,继续留在重庆打拼。为了扩大规模,去年8月,张鹏翔每月花2000元,在沙坪坝步行街王府井百货大楼13楼租赁了两间民房,用以展示服装和联系批发业务。“加上电脑配置、进货费以及广告费等,总投资约5万元。”
张鹏翔的女友冯双梅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也是该服装店的营业员,她介绍,目前每天都有重庆本地商家来店看货,加上网店,每月张鹏翔开店的总收入在8000元左右。
将建大学生创业联盟
今年2月,张鹏翔登记注册了自己的网站,除了继续在淘宝店开店做零售外,两人还在自己的网站批发销售产品。张鹏翔今年的目标是,建立“大学生创业联盟”,他准备在重庆高校里建立100人的创业队伍。
“加入创业联盟,大学生不用投资,就可以到淘宝店开店,货品由我提供,店主卖货所得的差价就是他的利润。”张鹏翔说,目前已有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加入到该联盟。
篇2:19岁大学生创业之路 从卖甘蔗起家到拥有3家企业
大家好,我是黄盛杰!很荣幸能讲述我的创业故事和创业历程。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我和你们 一样在毕业的那一刻领到了自己的期待已久的毕业证。但是,在走出校门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不一样,我选择了创业。其实,确确的说应该在学校就已经选择这么做了。创业是一条令人挑战的路,险恶的路,是一条遥远的路,一条美好的路。我们在创业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是适合创业还是适合工作,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所以,在做选择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在选择之后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
入学之路
2021年,我进入广西财经学院学习,和其他孩子一样,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一大梦想---大学梦!但是,我跟别人有所不同,因为我刚进校门的时候没有学费因此选择了绿色通道,就是助学贷款读书!当时我深深体会到,天无绝人之路!有一种绝处逢生的感觉。从那时开始,我渐渐意识到了什么。
进校没多久,我争取到了学校的贫困生名额及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我在大一的时候的岗位职责是每天早上5:50分起床去开教室的铁门和一楼的教室门。这事令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起得比别人早,因为我开的是学习之门,成长之门,捏在我手里的是一把把智慧的钥匙。
艰苦卖甘蔗
入学那年10月份,南宁部分校园发现禽流感患者,我们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和做好疫情防御工作,给在校的学生放了两个星期的假期,要求学生不能留校。而此时,我突发奇想,要不去外面打工自己赚钱怎么样?反正还有几个朋友也不回家干脆带他们一起去。于是我真的这么做了,我带领几个朋友从学校出来来到郊区我们6个人凑够了160元租了一间即将拆掉的房屋。6个人就是这样挤在这不到7平方的小屋里,虽然很挤,但觉得很踏实。
白天我们卖甘蔗。 “我们首先要把房屋的租金解决了,这段时间的生活费也要有保证。”我对自己说。我认真计算了一下,当时每捆甘蔗的成本在20元左右,可以卖到70元左右,利润在40到50元,6个人要吃饭每天大概花60元,就是每人每天2碗粉。那么一天至少要卖2捆甘蔗才有饭吃有钱赚。于是我们每天从五里亭市场采购两捆甘蔗,背着甘蔗就到附近街道上销售,那段时间每天都可以卖去两捆以上,晚上回到住处时已是1点多,浑身疲惫。我们没有车,去五里亭都是走路的,至少30分钟,然后大家一起扛着甘蔗出来找地方卖,连公车都不敢坐。就这样两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