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第4章大气环流.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 大气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 二、平均经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 重要地区的认识 三、平均水平环流 一月份海平面气压场(图4.6)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亚洲冷高压 北美冷高压 格陵兰高压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夏威夷高压) 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亚速尔高压) 一月份海平面气压场 七月份海平面气压场 §4.2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与大气环流的基本模型 如上的温度分布可导致(假设地球不旋转): 高层:极地位势高度低,而赤道位势高度高,由此产生由赤道指向极地的位势梯度,高层空气向极运动 低层:极地冷空气下沉,质量堆积,低层产生由极地指向赤道的气压梯度,低层空气向赤道运动 如此构成单圈环流:赤道上升,极地下沉, 高层南风,低层北风 直接热力环流:由大气加热不均匀产生的,加热区上升,冷却区下沉的环流 二、地球自转 单圈环流不考虑地球自转,但地球自转的情况下,空气受到柯氏力的作用,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形成经圈方向的三圈环流 1 Hadley 环流的形成 赤道上空向北流动的气流,在柯氏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在30oN左右转为西风,并在此处辐合,质量堆积,地面气压升高,并且冷却下沉,下沉气流辐散,其中向南的一支在柯氏力影响下右偏,转为东北风,此风系稳定,称为东北信风,在南半球为东南信风,两支信风在赤道汇合上升,从而构成直接环流圈,称为Hadley环流 Hadley cell 东北信风(NE trade wind):北半球Hadley环流圈中低层向南的气流,在柯氏力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一支稳定的风系。 东南信风(SE trade wind):南半球Hadley环流圈中低层向北的气流,在柯氏力作用下向左偏而形成的一支稳定的风系。 赤道辐合带(热带辐合带):赤道附近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汇合的地带,简称ITCZ(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2 极地环流圈的形成 极地能量亏损,温度低,密度大,从而使气压随高度递减增大,高空有较低纬度指向极地的气压梯度,而低层有极地指向较低纬度的气压梯度。则低层空气有指向较低纬度运动,在柯氏力作用下右偏成为东北风,高层南风在柯氏力作用下右偏成为西南风,构成极地环流圈 3 Ferrel 环流的形成 Hadley环流中在30oN下沉辐散的气流中,向北流动的气流,与极地环流圈中上升支汇合,在高空辐散,其中有一支向南运动。这样在Hadley环流圈和极地环流圈之间存在一个与直接环流圈相反的环流,为间接环流圈,也称Ferrel 环流圈。 季风: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风,主要由海陆热力差异造成。 高空急流:在300hPa以上,=30m/s的风速带。 §4.5西风带大型扰动 平均纬向风速越大,纬度越高,长波波速越快; 平均纬向风速越小,纬度越低,长波波速越慢。 (4.16) (4.18) (4.17) 流线方程: 长波波速 波动解: 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 在t=0时,通过坐标原点(X=0,Y=0) 的流线为: 流线方程: 波形的移速和波长与流线波形的移速和波长是一致的,只是位相差 。 利用t=0时的流线方程和V’方程可绘出以下曲线 ② .波速公式的讨论 a. b. c. 波静止?临界纬向风速?波后退? ③.波速公式的物理意义: 相对涡度平流的作用 地转涡度平流的作用: 在不同纬度、不同波长情况下临界纬向风速值 表4.1 临界纬向风速 极锋:极地环流圈中低层向南的东北风与Hadley环流圈中下沉辐散而向北运动的西南风相遇,干冷与暖湿气流相遇而形成的锋区。 副热带锋区:Hadley环流圈中高层向北运动的暖湿气流与极地环流圈中上升辐散向南的一支气流相遇而形成锋区。在对流层上部明显,有副热带急流与之对应。 4 地面和高空流场分布: 低纬 地面 极地 中纬 西风带 低纬 高空 高纬 中纬 西风带 东风带 西风带 气压场分布 总结: 三圈环流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赤道辐合带 极锋锋区 副热带锋区 三、角动量交换 角动量:在自转的地球上相对于地球表面运动的单位质量的空气,由于摩擦和山脉的作用空气与转动地球之间产生的转动力矩即角动量 绝对角动量:M=(a+z)cos φ(u+Ω(a+z)cos φ) 相对角动量:u(a+z)cos φ 地转角动量:Ω(a+z)2cos2 φ 由于地面摩擦和山脉作用,极地和热带东风带得到西风角动量,中高纬西风带损耗西风角动量 补充来源:大气内部通过非定常扰动以及Hadley 环流和Ferrel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