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自然地理概况.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冈山的自然地理概略 井冈山既是着名的革命圣地,又是风光绚丽的全国重点景色名胜区,有着异样丰富的 自然景观。 她雄峙于万洋山中, 方圆 500 里,群峰耸立,层峦叠峰。林海浩大。古木参天。长瀑联群,溪流澄碧。竹林青翠,山花火红。云海磅礴,斜阳瑰丽,风光旖旎。井冈山有 着丰富的天然资源,素有“天然动植物园”和“绿色宝库”之美名。接下来,我们将从自然地理的六个方面来依次介绍井冈山。 一、地理位置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吉安市境内,地处湘东赣西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它是由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高峻山岭组成,属南岭山脉 北伸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东侧的一组山体, 南北长达 90 公里,东西宽约 80 公里,号称“五 百里井冈”。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境内平均海拔达 381.5 米,市内最顶峰一江西坳海拔 1841 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它距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州区约 130 公里,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 35 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 113°49’ 到 114° 23’,北纬 26° 27 ’到 26° 49’。 二、地质 井冈山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濒临太平洋,位于中国大陆第三阶梯地形,处于长江以南和南岭以北的罗霄山脉中段东坡。罗霄山脉是一条历史悠久、成因复杂、总体上呈南北走向的大型山脉。 井冈山位处中国扬子死板块与华夏死板块结合带的南东侧,处于罗霄山脉南北向结构 带的中心地段, 北与绍兴 --- 江山 --- 萍乡断裂带和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相望, 南与丽水 --- 政和 --- 大埔断裂带和东南沿海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 --- 侵入杂岩带相接。属于华南加里东 期造山带,罗霄山 --- 诸广山褶皱带。 井冈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根据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清楚表示了井 冈山所在的华南死板块从大海→陆地→大海→大陆的近 6*10 8a 的海陆变迁。 井冈山地域出露有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中生代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以古生代地层出露的面积大、范围广,主要散布在井冈山地域的中东部。特别奥陶纪地层,可划分出 7 个典型的笔石化石带,在国内外都具有很好的可对照性。 井冈山地域的岩浆岩皆为花岗岩类,主要散布于西部,是罗霄山脉的万洋山至诸广山花岗岩基的组成部分。时代上以志留纪花岗岩为主,侏罗纪花岗岩及脉岩零星散布。 井冈山的地区变质岩,主要由早古生代地层组成,均属低压变质相系绿片岩相,变质程度较低,具活动陆缘的特点,岩石种类有变余碎屑岩类、板岩类和千枚岩类,呈环带状展布。 井冈山经历了多期次结构运动,产生了相应的动力变质岩。种类有结构角砾岩、千糜岩和糜棱岩,主要沿断裂带呈线型展布。 三、地貌 经历了地区内两次大海和两次大陆的沧海桑田的变迁,才确立了现代井冈山的地质环境和地貌格架,造就了其重要的地貌学特点。井冈山属于典型的东南丘陵盆地的南北向中山地貌,地貌特点可归纳为典型的二元山体结构、悬殊的地势高差、丰富的地貌种类、独特的盆岭格架、壮丽的地貌景观。 典型的二元山体结构 井冈山具有典型的二元山体结构的特点,即前寒武变质基底和中泥盆世之后的稳定沉 积盖层。根据地区地球物理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表示,华南地域地壳下部还存在花岗质结晶基底。多期次的地壳运动使得基底和盖层多被改造,形成褶皱。下部基底是由新元 古界 --- 下古生界的板岩形成的一系列基底紧密褶皱, 走向以北北西为主,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为 50o~75o;上部的盖层褶皱由上古生界的石英砂岩组成,属宽阔型褶皱,多被逆冲—推覆结构所改造。 悬殊的地势高差 井冈山总体地势为西南高,向北、向南渐渐降低。最顶峰南风面海拔 2120.4 M,是欧亚大陆东南部的最顶峰之一, 仅次于海拔 2157.8 M的黄岗山。最低处为湘洲河谷,海拔 230M,最大相对高度近 1900M,山峰高程多在海拔 1000M以上。巨大的地势落差突显了井冈山的巍峨挺拔。井冈山山岭高耸,群峰交叉,山体宽厚,山脊多呈鳍状和刃状,峡谷深切,绝壁 密布,山间为串珠状盆(洼)地,树枝状水系向四周分流,蜿蜒波折,急流险滩,断崖瀑布壮观。 丰富的地貌种类 井冈山的现代微地貌十散发育,地貌形态多姿多彩,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系统。 3.1 山地和丘陵 据统计,井冈山的峰峦 500 多座,绵亘 250KM,可分为中山和低山两个亚类。侵害中山 集合散布中部偏北的地域,海拔多在 1000M以上,侵害低山多散布在北部和东南部,海拔 多在 600~ 900M之间。如主峰南风面、五指峰、五大哨口、黄洋界和杜鹃山等蜚声中外。 这些群山中有众多形神皆备的象形石,如金狮面的“人面岩” 、“金龟击鼓”,桐木岭的“石 姬”,杜鹃山的“天烛”、“群猴听训”、“金鸡报晓”等,这些山地可分为三级分水岭。一级 分水岭散布于西部黄洋界、八面

文档评论(0)

187****36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