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技术论文范文
绿色建筑技术研究
摘要:绿色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理应引起所有建筑师的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发展,还需要科技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所有建筑师将“绿色”的理念灌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从方案设计的起步阶段就把节能策略作为可持续策略,作为环保策略,作为方案推敲的依据。本文主要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内容以及绿色建筑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绿色建筑有所帮助。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技术;节能;可持续发展
引言
刚刚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国家战略布局到部委节能规划,再到备受争议的指标都一一明确,绿色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必将进入快车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这不仅是人们所希望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在建筑过程中,对环境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减少了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是一种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和一般意义上的绿色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绿色是一种标志或者概念,也可以说是象征,主要是指,建筑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并且与自然和谐统一,对环境生态平衡无负面影响,是一种环境无危害的建筑,又被称为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对绿色建筑的一个高要求就是,室内的布局必须十分合理,要减少常规中对合成材料的使用,要始终遵循以人和自然以及建筑三者协调发展的额原则,充分考虑采光,节约能源,给居住者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尽可能的体现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要充分体现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利用。
如图1所示,结合绿色建筑的内容,可以将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2 国际绿色建筑的发展瞻望以及划分标准
2.1国际绿色建筑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
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1993年美国创建绿色建筑协会;
1996年香港地区推出自己的标准;
1999年台湾地区推出自己的标准;
2000年加拿大推出绿色建筑标准。
2.2国际绿色建筑划分见表1
3 绿色建筑技术所包括的内容
绿色建筑技术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节水与水资源的利用;室内环境控制;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常用技术100多项,以下我也通风为例进行阐述。
4 通风技术的设计
建筑通风的目的是提供人们健康所需的新鲜空气,带走室内的热量和水分。现代人类对自然通风的利用已不在于像以前一样的开窗开门通风,而是综合利用室内外条件来实现。如根据建筑周围环境、建筑布局、建筑构造、太阳辐射、气候等,来组织和诱导自然通风。在建筑构造上,通过中庭、双层幕墙、风塔、门窗、屋顶等构件的优化设计来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4.1通风换气的方式
通风换气有自然通风被动式和机械通风主动式两种方式。被动式通风自然通风分两类:热压通风及风压通风。热压通风的动力是由室内外温差和建筑开口高差引起的密度差造成的;风压通风是指当建筑物的外围结构有两个不同的风压值开口时就会形成通风。
4.2建筑单体设计
在朝向、平面、剖面和引风导风构造等方面设计,营造各建筑前后较大压差,引风入室。
4.3房间设计
通过开窗具体位置和大小、户型设计、空间功能划分、内部隔断设计等,减少室内空间的流动阻力,引导气流经过主要功能区域。
以图2为例,在对通风效果进行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利用夏季主导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