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内部精品单元试题(初二历史考试卷).docVIP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内部精品单元试题(初二历史考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页共 NUMPAGES 1 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内部精品单元试题(初二历史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 第 1 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多兵种部队。海军的兵种包括①水面舰艇部队 ②潜艇部队 ③海军航空兵 ④航空母舰部队 ⑤海军陆战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第 2 题 人民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的战争考验是 A 抗日战争 B 人民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北伐战争 第 3 题 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我国导弹部队的主要战略任务是 A 核反击任务 B 核试验任务 C 核轰炸任务 D 核进攻任务 第 4 题 新中国建立以后所奉行的的外交政策是 A 与社会主义国家结盟 B “另起炉灶” C “一边倒”,不屈服 D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第 5 题 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展现中国领导人的外交风采是在 A 1953年中朝韩美谈判签订停战协定 B 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1955年万隆会议 D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第 6 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 A 党与党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 民族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C 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D 国际组织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第 7 题 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 B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C 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的作用 D 《中美联合公报》的促进 第 8 题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会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主要是由于 A 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大力支持 C 台湾当局政权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D 美国也有意让台湾退出联合国 第 9 题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 A 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B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 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 开放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 第 10 题 将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重大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②《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③尼克松总统访华 ④基辛格秘密访华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①② 二、材料解析 第 11 题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西方国家控制我们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亚非国家的命运应该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掌握……亚非各国应撇开政治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周恩来材料二: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一个美国记者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的讲话? 其中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会议上的方针是什么?(2)美国记者说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为什么?(3)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其中体现出的精神是什么? 第 12 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4年4~7月,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是“冷战”后两大阵营的国家第一次在桌子面前对话,加上当时的朝鲜战争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中、苏、越与美、英、法等国分歧较大,会议气氛十分紧张。会议期间,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有意介绍周恩来与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杜勒斯见面,握一下手认识认识,周恩来答应了。但当艾登把这一想法告诉杜勒斯时,杜勒斯表示拒绝与周恩来见面,也绝不与周握手。艾登本人也非常遗憾。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问中国。尼克松乘坐的专机“空军一号”徐徐降落在北京机场,周恩来早已等候在这里了。当尼克松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的时候,就向前来欢迎的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