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教案 (一)概述 1.课题《再别康桥》是职业技术学校语文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的诗歌。 2.本课所需课时为二课时 80 分钟。 3.“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这里指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 它不仅有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而且有旖旎、清纯的自然风景。在 诗人徐志摩看来,康桥是一个有生命、有性灵的地方。他无限眷恋这 里的山水草木和风土人情,当他再次离别康桥归国时,情愫缱绻,便 饱蘸充满诗情画意的笔墨, 吟成了真挚细腻、轻烟微波般的感怀的 《再 别康桥》。 4.学习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 康桥深深眷恋之情,体味《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境美、音乐美、 建筑美。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诗人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 创造空灵、 飘逸意境的写法; 2、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3、了解《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境美、音乐美、建筑美及表现方 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个人诵读、整体感知、媒体导引、教师有感情的讲解,让学 生对新诗鉴赏 的主体、意象、情感、哲理有较深入的把握,并通过个性化的体验和 理解去鉴 赏新诗。 2、学会鉴赏新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眷恋之 情。 2、培养学生积极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强烈愿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职校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对新诗的鉴赏能力较差,但对本诗的学 习将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以前学过一些郭沫若等作家的现代诗,对本诗的学习有一 定基础。 3、学生都有一些聚散离合的情感经历,学习本诗将有一定的情感共 鸣。 4.本课的学习对后面的诗歌学习是一种铺垫。 (四)教学策略选择和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我反馈式、情感式等教学策略,提供学习资 源,指导学生利用阅读、反复诵读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发展学生 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新诗的鉴赏能力。 (五)学习情境设计 多媒体课件引入,以优美的画面、婉伤的歌曲、抒情的语言创设优美 抒情的情感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学习的环境。 (六)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ppt 课件,多媒体教室,音频索材,教 材。 (七)教学过程环节 (一)导入: (展示课件,音乐伴奏下导入)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 人,更是一位“情圣”。之所以这么说,在于他独特感受的心境,缥 缈微茫的思绪,真挚细腻的情感,仿佛一条粉红细长的飘带,随风飘 过了二三十年, 竟在数十年后的今天飘落在人们如镜的心湖中, 泛一 轮轮美妙的涟漪。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 走近徐志摩人生的转折点—— 康桥,仔细品读《再别康桥》,由诗及人,触摸他的内心,总会有这 样或那样的审美感受。 (二)整体感知(展示课件资料屏,让学生通过画面和资料了解) 再别康桥教案 志摩其人 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 笔 名南湖、云中鹤。 1918-1922 年先 后在美、英留学 , 旅英期间开始写作 新诗,回国后历任北大、清华教授, 与胡适等人组成新月社 , 是新月诗派 的代表人物。他喜欢以浪漫主义的 情思、笔调抒写自我的性灵,他的 这种美学追求体现在诗中注意捕捉 新颖美妙的意象 , 写人状物时不放过 刹那间的印象感受。诗作章法整饬 , 讲究意境和形象,形式富有变化, 代表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 等。 1、作者介绍:徐志摩( 1896-1931 ),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 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 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 16 岁的张幼仪成婚。 1918 年赴美留学。 1920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 林徽因,并

文档评论(0)

ltp05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