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性能资料.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塑料性能资料;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A6 聚酰胺6或尼龙6; 注塑模工艺条件 ;增大模具温度可以提高塑件的强度和刚度,但却降低了韧性。如果壁厚大于3mm,建议使用20~40C的低温模具。对于玻璃增强材料模具温度应大于80C。 注射压力:一般在750~1250bar之间(取决于材料和产品设计)。 注射速度:高速(对增强型材料要稍微降低)。 流道和浇口:由于PA6的凝固时间很短,因此浇口的位置非常重要。浇口孔径不要小于0.5*t(这里t为塑件厚度)。如果使用热流道,浇口尺寸应比使用常规流道小一些,因为热流道能够帮助阻止材料过早凝固。如果用潜入式浇口,浇口的最小直径应当是0.75mm。 ; 化学和物理特性 ;PA12 聚酰胺12或尼龙12 ;注塑模工艺条件 ;注射压力:最大可到1000bar(建议使用低保压压力和高熔化温度)。 注射速度:高速(对于有玻璃添加剂的材料更好些)。 流道和浇口:对于未加添加剂的材料,由于材料粘性较低,流道直径应在3mm左右。对于增强型材料要求5~8mm的大流道直径。流道形状应当全部为圆形。注入口应尽可能的短。可以使用多种形式 的浇口。大型塑件不要使用小浇口,这是为了避免对塑件过高的压力或过大的收缩率。浇口厚度最好和塑件厚度相等。如果使用潜入式浇口,建议最小的直径为0.8mm。热流道模具很有效,但是要求温度控制很精确以防止材料在喷嘴处渗漏或凝固。如果使用热流道,浇口尺寸应当比冷流道要小一些。 ;化学和物理特性 ;PA66 聚酰胺66或尼龙66 ;注塑模工艺条件 ;注射压力:通常在750~1250bar,取决于材料和产品设计。 注射速度:高速(对于增强型材料应稍低一些)。 流道和浇口:由于PA66的凝固时间很短,因此浇口的位置非常重要。浇口孔径不要小于0.5*t(这里t为塑件厚度)。如果使用热流道,浇口尺寸应比使用常规流道小一些,因为热流道能够帮助阻止材料过早凝固。如果用潜入式浇口,浇口的最小直径应当是0.75mm。 ;化学和物理特性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注塑模工艺条件 ;流道和浇口:建议使用圆形流道以增???压力的传递(经验公式:流道直径=塑件厚度+1.5mm)。可以使用各种型式的浇口。也可以使用热流道,但要注意防止材料的渗漏和降解。浇口直径应该在0.8~1.0*t之间,这里 t是塑件厚度。如果是潜入式浇口,建议最小直径为0.75mm。 ;化学和物理特性 ;PC 聚碳酸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C/ABS 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混合物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C/PBT 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混合物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E-HD 高密度聚乙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E-LD 低密度聚乙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EI 聚乙醚?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ETG 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OM 聚甲醛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P 聚丙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PP的流动率MFR范围在1~4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 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然而,它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PP也不象PE那样在高温下仍具有抗氧化性。 ;PPE 聚丙乙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S 聚苯乙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VC (聚氯乙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PVC在加工时熔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此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的问题。 PVC的流动特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于加工(这种材料通常要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特性),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 PVC的收缩率相当低,一般为0.2~0.6%。 ;SA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注塑模工艺条件 ;化学和物理特性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