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销售分享正能量小故事
它是一个民主社会,但依然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它是一个羽翼渐丰的核大国,但依然有40%的儿童营养不良;它有着历史悠久的反物质主义文化传统,却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中迅速崛起,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教育方面,是走在最顶尖的思想上的一串不停歇的足迹。
姬兰是印度理工学院的新生。她来自印度经济较为落后的拉贾斯坦邦。正是由于印度全国几乎免费的高等教育体制,才使她能够离开贫困地区,来到首都新德里实现大学梦。
采取低廉的教育收费制度、让穷人富人都能上得起学是印度政府为促进教育公平而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姬兰告诉记者,新德里大部分大学的学费维持在180卢比约合人民币40块钱。上大学对穷人来说,是进城的“门票”和福利。姬兰和妹妹就是靠进大学而在生活费用高的大城市站住脚的。比如,新德里的房租非常高,但她住的校园宿舍一个月交40卢比就行了。
在新德里,像姬兰这样的农村孩子非常常见。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奋走进了大学校园,而教育费用补贴则基本上由政府承担了下来。事实上,也有一些人认为大学收费不能如此低廉,必须提高学费,但是立刻遭到印度选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没能实行。印度教育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政府还将积极动员跨国公司和当地优秀企业在院校里提供奖学金,进而维持最低限度的教育收费体系。
印度在义务教育中的资源分配同样颇费苦心。在首都新德里,学生在接受十年制免费义务教育时全部被要求就近入学,跨区择校的事情几乎很少发生。正是出于这种近乎苛刻的限制,许多富人家的孩子为了不想就近入学就只能被迫选择私立学校。另一方面,政府的收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鼓励穷人家的孩子上学读书。小学生每年在只交140卢比左右“政府福利基金”的同时,会以政府补贴的形式免费得到一顿午餐、三套校服和全新教材,这种“诱惑”促使许多居住在贫民窟的孩子都愿意去读书。
从2021年起,印度政府又开始为确保低种姓群体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而做出努力。由于种种原因,落后地区的学生在参加高校入学考试时无法与其他地区平等竞争,对此教育部宣布将大幅提高“保留配额”比例,以便增加社会低种姓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中在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全印医学院3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将来自低种姓家庭的入学名额从原来的22.5%提高到49.5%,其他20所普通大学则提高到27%。
“种姓配额”在印度掀起轩然大波,许多高种姓学生将此视为“逆向歧视”。以全印医学院为首的高种姓学生还进行了半个多月的示威抗议行动,但这一旨在将教育资源向弱势阶层倾斜、保障教育公平的政策依然坚持了下来。
印度发展教育不遗余力,理工科类名牌大学IIT的毕业生是世界500强的最爱。印度有的村子贫困不堪,一个村只供得上一个小孩去读书,全村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小孩身上,只要他考上了IIT,全村就有了希望。
这种情景并不陌生,中国也有很多例子。但是有一个不同之处,包括今天跟对面的印度博士生聊天,都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IIT的学生说:印度10年前没有技术,没有资本,也没有特别之处,世界的舞台上没有印度的角色,但是这几年大家开始谈印度的崛起,为什么,因为印度人的头脑。印度人可以穷,但是不能没有头脑,他们坚信智慧能带领他们摆脱贫穷,而事实也是如此,或许这正是印度从一个文明古国在近现代历史中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幸的妈妈是谁?是习惯。
何以见得?
请看个事实:
公园里关着一只大象,它挺安分,安分得不合逻辑。不是吗?那么个庞然大物,乃是被一条极细的铁链子拴着的,那链子一头拴着它的腿,一头固定在木桩上。按理说,凭它的力气,完全可以从那里挣脱。可是没有,它居然心平气和,极安逸地在那儿吃着主人喂它的草料!它有的是力气,为什么就不勇敢地拼一拼呢?
我请教了一位内行的老人。老人告诉我,当它还是小象时,就不幸被人捕获,并被人们用细链子拴在了这里。起初,它也曾愤怒过,挣扎过,但毕竟太小了,没有成功。后来,由于有人喂它,它也就渐渐地习惯了这一切。待它长大之后,它的力量足以挣脱那铁链,但它却只记得小时候的失败,它已不再相信自己现在的力量。于是,也正因为这个习惯,也就心甘情愿地安分守己了!
还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一只敞开着口的玻璃盒中有几只跳蚤,它们都会跳,且跳得高度一样,决不超出盒壁的高度。怪了,它们怎么就不跳得再高一点,离开囚笼扬长而去呢?原来,这是被人驯的。在此之前,养跳蚤的人曾把它们关在一个有盖子的玻璃器皿中。它们也反覆努力过,企图跳出来逃走,可是不行,它们一再碰到盖子上碰得头晕眼花。于是,几经挫折之后,也就彻底绝望了,为了不再碰疼脑袋,再纵身一跳时也就只跳到一定的高度,即我们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