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发酵工艺过程控制.pptx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发酵工艺过程控制 ;工艺条件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为生产菌创造一个最适的环境,使我们所需要的代谢活动得以最充分的表达。;一、 分批发酵 (batch culture or fermentation);分批培养中微生物的生长;延滞期(迟滞期):把微生物从一种培养基中转接到另一培养基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尽管微生物细胞的重量(W﹠V)有所增加,但细胞的数量没有增加。;稳定期:培养基中的底物不断被消耗,一些对微生物生长代谢有害的物质在不断积累,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比生长速率逐渐下降,直至完全停止,这时就进入稳定期。 生物量增加十分缓慢或基本不变; 微生物细胞的代谢还在旺盛地进行着,细胞的组成物质还在不断变化。;死亡期:细胞的营养物质和能源储备已消耗殆尽,不能再维持细胞的生长和代谢,细胞开始死亡。 微生物细胞的死亡呈指数比率增加。 在发酵工业生产中.在进入死亡期之前应及时将发酵液放罐处理。;2.特点: 整个培养系统与外界没有其它物质交换(O2、CO2、消泡剂、酸碱除外)。 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不断变化,是一种非稳态的培养方法。;3.分批发酵的优缺点;二、连续发酵(continuous culture) 1. 概念: 微生物培养到对数生长期时,在发酵罐中不断添加新鲜的培养基,同时不断放出等量代谢物,使微生物细胞在近似恒定状态(恒定的基质浓度、恒定的产物浓度、恒定的pH、恒定菌体浓度、恒定的比生长速率)下生长的培养方式。;2. 特点: 菌的浓度,产物浓度,限制性基质浓度均处于恒定状态。; 例题: 下列对微生物连续培养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及时连续补充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产量 B.有利于微生物尽快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培养基中 C.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且便于自动控制与管理 D.能及时排除部分有害代谢产物;三、补料分批发酵(fed-batch culture) 介于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之间的操作方法。 1.概念:根据菌体生长和初始培养基的特点,在分批培养的某些阶段适当(间歇或连续地)补加培养基,使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生产时间延长。 ;2.补料方式:;3.补料分批培养的优缺点 优点: 与分批培养相比 (1)解除底物抑制和葡萄糖的分解阻遏效应(葡萄糖效应)。 (2)延长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时间。; 缺点: (1)存在一定的非生产时间。 (2)由于物料的加入增加了染菌机会。;4.补料分批培养应用:;3)分解代谢物阻遏;4)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培养;柠檬酸合成酶;5)前体的补充;几个实例:;不同操作方式菌体及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第二节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嗜冷菌在温度10-20℃下生长速率最大 嗜温菌在30-35℃生长速率最大 嗜热菌在50-60℃生长速率最大 嗜高温菌在80-90℃生长速率最大; 微生物产物的生成与微生物的生长一样受温度的影响,但适于生长和适于产物合成的温度不一定相同;必须分别考察,在考虑培养温度时需要采用折中的办法。;二、温度对发酵的影响;2)影响终产物的质量 例如: 苏云金杆菌的发酵,一般在30-31℃进行,这样形成的晶体毒力强。若发酵温度提高到37℃以上,虽然菌体生长繁殖较快,最终含菌数也较高,但生物毒力较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三、最适温度的选择 最适发酵温度是既适合菌体的生长又适合代谢产物合成的温度。 随菌种、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和菌体生长阶段不同而改变。 ;2.根据生长阶段选择;3、根据培养条件选择; 菌生长快,维持在较高温度时间要短些;菌生长慢,维持较高温度时间可长些。培养条件适宜,如营养丰富,通气满足,那么前期温度可髙些,以利于菌的生长。;利用计算机模拟确定最佳发酵条件,正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 根据计算机模拟对发酵温度最佳点的计算,得到青霉素发酵的最适温度是: 起初5h维持在30℃;随后降到25℃,培养35h;再降到20℃培养85h;最后回升到25℃培养40h放罐。 ● 采用这种变温培养,比在25℃恒温培养青霉素产量提高15%。;四、发酵过程引起温度变化的因素——发酵热;1、生物热Q生物;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热比厌氧发酵产生的热多。;2、搅拌热Q搅拌;3、蒸发热Q蒸发 ;1)菌种特性:好氧、厌氧 2)培养基 (成分及配比) 3)发酵阶段 4)搅拌类型及搅拌速度: Q搅拌 5)通气速度 (影响Q蒸发和Q显) 6)罐内外的温差 ;五、温度的控制 一般不需加热,因释放了大量的发酵热,需要冷却的情况多。 用夹套或蛇形管,通冷却水。;;;pH是微生物代谢的综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