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处理二次沉池设计计算方案
1.1 辐流式沉池的设计计算
(1)沉淀区的表面积A
q---表面负荷,即要求去除的颗粒沉速,一般通过实验取得。如果没有资料时,初次沉淀池要求采用1.5-3.0m3/(m2·h),二沉池可采用1-2 m3/(m2·h),现去q=2.0 m3/(m2·h)
---最大设计流量,m3/h
(3)池直径
(设计取14m)
(4)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设污水在沉淀池内的沉淀时间t为2h.
则沉淀池的有效水深 =qt=1.52=3m
(5)沉淀区有效容积
(6)沉淀池底坡落差
取池坡度i=0.05
(7)沉淀池周边(有效)水深
(,规范规定辐流式二沉池)
式中 --缓冲层高度,取0.5m;
--刮泥板高度,取0.5m。
(8)沉淀池高度
式中--沉淀池超高,取0.3m。
1.2 进水系统计算
(1)进水管的计算
单池设计污水流量
进水管流量设计
管径
(2)进水竖井
进水井径采用=1m,出水口尺寸0.5×1m 2,共6个沿井壁均匀分布
出水口流速
1.3 出水部分设计
(1)单池设计流量
(2)环形集水槽内流量
(3)环形集水槽设计
a.采用周边集水槽,单侧集水,每池只有1个总出水口。
集水槽宽度为(取0.4m)
式中,k为安全系数,采用1.5-1.2.
集水槽起点水深为
集水槽终点水深为
槽深均取0.8m。
b.采用双侧集水环形集水槽计算。取槽宽b=1.0;槽中流速v=0.5m/s,槽内终点水深:
(4)出水溢流堰的设计
采用出水三角堰(90°)
A.堰上水头(即三角口底部至上游 水面的高度)
B.每个三角堰的流量
C.三角堰个数
(设计取265个)
1.4 排泥部分设计
(1)污泥量
总污泥量为回流量加剩余污泥量
回流污泥量
剩余污泥量
6污泥处理部分构筑物计算
3.2.1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大,从而对污泥的处理、利用及输送都造成困难,所以对污泥进行浓缩。重力浓缩法是利用自然的重力沉降作用,使固体中的间隙水得以分离。重力浓缩池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我们选用间歇式重力浓缩池。如图8所示:
图8 污泥浓缩池设计简图
3.2.1.1浓缩污泥量的计算
其中,— 每日增长(排放)的挥发性污泥量(VSS),㎏/d;
Q(Sa-Se)— 每日的有机污染物降解量,㎏/d;
Y— 污泥产率,生活污水0.5-0.65,城市污水0.4-0.5;
VXV----曝气池内,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总量,㎏,XV=MLVSS;
Kd——衰减系数,生活污水0.05-0.1,城市污水0.07左右
取Y=0.5,Kd=0.07,Sa=60mg/L,Se=10mg/L,Q=20000m3/d,V=1008m3,则:
XV=f×MLSS=0.75×4300/1000=3.225㎏/L
剩余污泥量:
采用间歇式排泥,剩余污泥量为604.65m3/d,含水率P1=99.2%,污泥浓度为1.6㎏/ m3;浓缩后的污泥浓度为31.2g/L,含水率P2=97%。
3.2.1.2浓缩池各部分尺寸计算
(1)浓缩池的直径
采用两个圆形间歇式污泥浓缩池。有效水深h2取2m,浓缩时间取16h。
则浓缩池面积
则其污泥固体负荷为:
浓缩池污泥负荷取20-30之间,故以上设计符合要求。
采用两个污泥浓缩池,则每个浓缩池面积为:
A0=201.42/2=100.71㎡
则污泥池直径:
取D=12m。
(2)、浓缩污泥体积的计算
则排泥斗所需体积为161.24×16/24=107.5m3
(3)、排泥斗计算,如图,其上口半径
其下口半径为0.5,污泥斗倾角取45度,则其高h1=2.5m。
则污泥斗容积
107.5m3
(4)、浓缩池高度计算:
H=h1+h2+h3=2.5+2+0.3=4.8m
排泥管、进泥管采用D=300mm,排上清液管采用三跟D=100mm铸铁管。浓缩池后设储泥罐一座,贮存来自除尘池的新污泥和浓缩池浓缩后的剩余活性污泥。贮存来自初沉池污泥400m3/d,来自浓缩池污泥161.24 m3/d。总污泥量取600 m3/d。设计污泥停留时间为16小时,池深取3m,超高0.3m,缓冲层高度0.3m。直径6.5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西南18J812_室外附属工程.pdf VIP
- 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docx VIP
- 临床研究方法(山东大) 学堂在线章节测试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磁动力发电机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导学案005(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doc VIP
- 2023年小升初模拟分班测数学试卷3.docx VIP
- GB T 23615.1-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型材.docx VIP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docx VIP
- [发电机]-磁动力发电机项目介绍.docx VIP
- JTT 1507-202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志设置规范.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