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代审美艺术变化对苏绣艺术影响分析
摘要:刺绣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苏绣以其巧妙的构思、精细的绣工、色彩的清雅被列为四大名绣之首。当今时代,随着西方美学与东方美学的碰撞、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交融,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绣艺术也正在转变与革新。
关键词:苏绣;时代变化;审美
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当代人们思想更加包容,设计审美也逐渐多元化。手工艺的设计离不开时代环境,时代变化造成了工艺技术的革新以及思想文化的改变。传统手工艺需要结合当今时代变化与时俱进,迎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下,当代刺绣手工艺的设计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融合了现代西方设计思维。当代苏绣传承者们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不断增强,表现手法和技艺也更加精湛,绽放出当今时代的光彩。
一、苏绣的历史沿革
(一)苏绣的起源和发展
刺绣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诗经》中就已经有很多关于刺绣的记载,如“素衣朱绣”“兖衣绣裳”。苏绣来源于吴地的传统刺绣,直到明清时期“苏绣”这一统称才最终产生。苏州的气候温和、盛产蚕桑、文人聚集、书画艺术发达等都是苏绣艺术繁荣的条件。战国时期,苏州刺绣工艺已发展成熟,如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楚墓出土的蟠龙飞凤纹绣浅黄面衾,其纹样丰富、针法均匀,工艺水平极高;发展至唐代,刺绣针法已经开始转变,改锁绣为平绣,出现了很多新针法,山水人物、花卉禽鸟也成为刺绣纹样,刺绣作品多传统题材;苏州地区最早的刺绣实物为出土自苏州虎丘塔云岩寺的罗地刺绣经帙,时间约为五代时期。至宋代,受到文人绘画作品的影响,出现了画绣;元代仍继承了宋代写实的风格,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二)明清时期苏绣的兴盛
明代户王鏊在《姑苏志》中写道:“精、细、雅、洁,称苏州绣”1,这是对于苏绣风格的精准概括。明代苏绣在闺阁绣上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突破,最有代表性的顾绣是苏绣中非常重要的流派。明代十分推崇绘画,顾绣最大的特点就是画与绣的结合,通常以宋元的国画作品为蓝本,其起源于明代的顾氏家族,先后出现了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著名的顾绣名手。顾绣的针法不断发展,对苏绣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代苏州商品经济发达,成为全国的纺织手工业中心,出现了专门进行丝织品生产的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苏州府志》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2民间绣不断发展起来。清代,全国形成了四大地方体系,苏绣、蜀绣、粤绣和湘绣。苏绣规模较明代更为发达,苏州一度被誉为“绣市”。《吴阊钱江会馆碑记》记载:“衣被几遍天下,尤以吴阊为绣市。”清代苏绣技法非常成熟,诞生了双面绣,如故宫博物院收藏清代乾隆时期的双面绣《富贵寿考围屏》,反映了苏绣极高的技艺水平。道光元年还出现了我国古代最早的刺绣工艺理论专著《绣谱》,它由清代刺绣名家丁佩撰写,以绘画、书法、诗词、建筑等艺术同刺绣比较,深入浅出地解说刺绣工艺的规律。
(三)清末苏绣的西风东渐
1.仿真绣清末著名苏绣大师沈寿首创“仿真绣”,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她最早将西洋美术吸收融合到中国刺绣艺术中来,在传统刺绣的基础上,采用西方画中明暗光影变化的手法,还首次将西方的透视原理应用到苏绣。在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中,首次以摄影稿作为刺绣创作的题材。“仿真绣”使苏绣的题材和艺术表现力进一步延伸,使苏绣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创了苏绣的新纪元。“仿真绣”借鉴了西方绘画的视觉和审美特征,为中西文化艺术交融探索提供实践经验,也是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影响下的突破和发展。2.乱针绣乱针绣最初的时候叫正则绣,吕凤子先生创办了丹阳正则女子学校,研究出用交叉的丝线表现西方油画的全新技法,学生杨守玉在此基础上实践并成功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后杨守玉的徒弟任慧娴更完善地把西洋画的绘画理论和素描方法同中国传统刺绣结合,丰富了乱针绣的技法,创造出虚实乱针绣和双面异色异样绣,其代表作品《齐白石像》,采用乱针绣和传统绣的针法,更真实地体现了老人的目光神韵。乱针绣最大的特点是自由,通过自由的排线和色彩关系的变化表现作品,乱针绣既可以绣制写实的物体,也可以诠释写意和朦胧的意象。
(四)苏绣的当代现状
随着科技与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传统手工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苏绣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但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也面临着从原生态到市场态的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苏绣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其强大的文化特质,逐渐走出国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传承人姚建萍,她将油画、摄影、雕塑等与传统刺绣结合,强调光影色彩的自然过渡,色彩运用梦幻斑斓,运用平针绣和乱针绣的技法,经常运用反差和互补色,烘托出强烈对比色彩效果。她善于处理光影明暗的自然转换关系,利用虚实结合呈现出不同远近距离的空间感。苏绣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