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和业务.docxVIP

试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和业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和业务 试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和业务 试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和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和内涵 1、商业银行在传统含义上是指与企业发生短期存、贷关系金融机构。我国法律规定,商业银行是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法人。 2、从商业银行的内涵来看,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通过负债经营和百货公司式的经营,形成信用创造机制,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原则,追求股东权益和利润的最大化。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1、资产理论: 早期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在此书中,斯密提出了商业贷款理论,或称为真实票据论。这种理论认为:为了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保证短期资金来源与短期资金运用期限的对应关系,商业银行应该把它的资金集中投放于短期的、自偿性较强的商业性贷款,而不要过多的涉足固定资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这种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由于当时的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信用经济自然也不占主导地位。一般企业的经营资金多数来源于自有资金,只有一些季节性或临时性资金不足才需银行贷款,这种经济背景决定了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式只能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再加上银行当时的资金来源结构中,活期存款居多,资金来源的高度流动性决定了资产结构的短期性。在当时资产结构单一的情况下,也只能依靠短期贷款来维持流动性。 可转换理论,即资产转移理论。这种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在1918年的《政治经济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的。它的提出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命题之上的,即如果持有的资产可以转让或出售给其它贷款人或投资人而变成现金资产;如果贷款不能及时归还,但贷款抵押品可以在市场上转让获得现金资产;如果中央银行可以随时满足商业银行提出的再贴现要求,银行体系就能保持流动性。这一理论的问世与短期证券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正由于证券二级市场的存在与发展,才使得银行有一个吞吐流动性需求的场所,使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再拘束于形式上的对称。多层次支付准备金的建立,为银行资金流动性供需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途径。 预期收入理论。它是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贷款的清偿和偿还关键取决于借款人的将来收入或预期收入,只要借款人的收入可靠,那么贷款时间长短的问题就不必过份强调。这种理论的产生的背景正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发展的西方经济使得社会对银行信贷的需求增加,不但有短期贷款也有中长期贷款和消费贷款的需求,银行适应经济的需求,同时也迫于竞争的压力,迫切需要开拓业务领域,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收入理论应运而生。 2、负债管理理论。它是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盛行的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是以积极出售债务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重点从资产方转向了负债方,为银行的流动性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这个理论的 出现也是与西方当时的经济、金融背景相吻合的。首先,追求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是形成负债管理的主要原因。其次大额可转让存单的问世,为实施负债管理提供了可能。最后,利率管制和利率水平的提高,迫使银行不得不追求存款负债以外的其他负债,以逃避利率最高限的制约。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出现在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在总结和发展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资产负债联合管理抛弃了以往偏重资产或负债管理的弊端,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既考虑资产方的流动性供给能力,也考虑负债方提供流动性的可能性,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控的及时性和灵活性。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是自70年代以来资产管理重新受重视的情况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自1978年开始美国等国家有意识地减轻对金融的管制,吸收存款的压力相对减小。②市场利率涨幅很大,使工商业的投资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贷款的风险自然增大,商业银行不得不将经营管理重心移到资产管理这方面来。 三、商业银行的业务类型 1、商业银行一般可经营以下一些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2、商业银行的业务一般可分为三类,即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具体如下: (1)负债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存款、银行借款、结算中负债及其他负债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