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诚实守信应是主政者的最基本素质
诚实守信应是主政者的最基本素质
来源: 发表时间:2021-06-28 星期四
诚实守信,曾经是中国人的风范,也是中华民族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美德。在这方面,历史的典籍中留下了许多令人扼腕称赞的感人故事,千古流芳。譬如,“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孩子哭闹,曾子的妻子哄孩子说:“好孩子,不要哭,一会儿我给你杀猪吃肉。”曾子听了,真的磨刀把猪杀了。妻子责怪他:“我是哄孩子玩的,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说:“答应了的事,就要做到。不然,就等于教孩子不守信用。”又如,“季子挂剑”。春秋时代吴国使臣季子途经徐国,他见徐国国君喜欢自己的宝剑,就暗自决定将宝剑赠给徐君,因为他还要佩剑出使其他国家,只能待返程归来再献剑。可等到他秋后返回时,徐君已经去世。为兑现自己的“心诺”,季子毅然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地的树上。能够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生死不逾”已够难能可贵,而季子居然把尚未付诸言语的许诺当成铁定的契约兑现,其显境界更显崇高!此类典故数不胜数,只能打住。
然而,时至当下,这种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传统美德已经被败坏得所剩无几了,代之盛行的是“坑蒙拐骗”,“前说话后摆手”、“唾沫未干就不认账”的现象比比皆是,满天下无所不假,无处不假。追根溯源,社会的无信,是官场无信和官德沦丧的示范和引导的结果。在中国,历来“官为民师”,“村看村,户看户,党员学支书,群众学干部”的顺口溜,就是经典的概括和写照。一些地方的官场和官员已经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无论官方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6月26日《工人日报》报道河南部分县市招商承诺沦为“一纸空文”是个代表和缩影。首批入驻河南卢氏县产业集聚区的4家企业,因入驻后3年内用地价格多变,其发展已陷入了“继续投资亏本,不投入就破产”的窘境。当初他们响应政府招商号召而来时,县领导热情关怀,承诺企业用地价格每亩6.5万元,最高不会超过7万元,此后,用地价格却在一年多时间里调高两次,现已涨到每亩14万元。
来自广东的投资商周旭生说得不无道理:“我们只希望政府兑现当初承诺,不能政府的决策失误了,总让我们来‘买单’。”“决策失误”也好,存心搞鬼也罢,抑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也罢,都不是违反承诺的理由。然而,现实中,像河南部分县市招商承诺沦为“一纸空文”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有的是因为县里的优惠政策违背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法规而被禁止执行,有的是因为上级政策调整优惠承诺难以执行,有的是因为主要领导变动优惠承诺被搁置……其结果无不是,企业伤心,痛骂上当受骗;地方党委政府公信失落,信誉一败涂地,落下了骗子、流氓和无赖的臭名;再就是导致由行政允诺行为引发的争议频繁,影响社会和谐。
《论语·颜渊》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劝人恪守诚信的警句。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那他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与死无异。诚实守信,乃做人之本和底线,更是对主政者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即便承诺错了,也不可蚀言。蚀言就要付出代价,即现今流行的“缴学费”之说。“缴学费”的代价,总比背负无信的臭名小得多。信誉无价,名声臭了,那可是无论多少钱都赎不回来的。
言归正传,回到“招商承诺沦为‘一纸空文’”的话题上来。即便是地方党委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违背国家和上级政策法规被禁止执行,那也不是毁约悖诺的理由,仍应该按照原来的承诺“变通”兑现,而不能让承诺的受惠者遭到损失,让党委政府背负无信的臭名。打个比方,如果原来承诺优惠地价为每亩7万元,上级新政规定按每亩不得少于15万元,那高出的每亩8万元地款,应该由地方财政拿出来,补给人家。等于每亩花8万元买信誉了。须知,一旦无信的臭帽子套到了头上,可是无论多少个8万元都难以轻易卸掉的。
诚信是金,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来说,更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否则,不仅丧失公信,更使社会无信状态每况愈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