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小说的可能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小说的可能性 知识小说的可能性 时间:2021年8月7日下午   地点:北京大悦城单向空间书店   谢谢大家这么热的天赶来参加活动,感谢搜狐读书频道,感谢贺奕。其实我跟贺奕也是第一次见面,文学界就是这样,虽然是第一次见,已经是很多年的朋友了。因为在文学杂志上一起露过面,神交已久。所以写小说有一个副产品,就是你到任何城市,可能都会碰到同行,可以蹭一顿饭吃。   刚才活动前,一个记者提了个问题。说《标本师》之前,我写了《东岸纪事》这么一本小说,看过以后觉得完全是两个作者写的,因为《东岸纪事》是那种传统的写乡村的生活,很多地理和历史事件是真实的;《标本师》则是纯虚构的,连具体的发生地都没有标注。   确实,《东岸纪事》是写我所熟悉的土地――浦东,我在那生活了很多年,严格说,它就是一个现实主义小说,乃至写实主义的作品。其实绕了一圈,我们这些当年的先锋小说家最后都回归现实了,形式的东西毕竟是花拳绣腿,最后还是得矮到尘埃里,还是要回归土地回归日常生活。   《标本师》是一部怎么样的小说呢,说一个有意思的插曲,前一段时间,《标本师》的豆瓣评分达到了9.4分,这两天也蛮高,有8.8分。有两个打分特别低的读者拉低了评分,两位留言很有意思,他们是看着出版方的宣传购书的,读完后觉得不满意,这个小说宣传的调子是悬疑、恐怖和血腥美学,所以他们以为是类似于南派三叔所写的那种小说,冲着这些耸动的字眼去买了书。读完后觉得血腥黑暗的程度达不到期望的那个尺度,这也是图书营销很矛盾的一个地方,我的小说属于严肃文学范畴,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出版方可能觉得噱头不够,就往类型小说的方向去宣传,把一些并非是我的读者招揽了过来,导致别人觉得你这小说不是我想看的那种:我本来想把自己吓得半死,结果没被吓得半死,所以我很不满意。读者是有分类的,那两位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严肃文学读者,被营销的噱头“骗”过来,阅读期望落空,自然就去豆瓣上泄愤,怪不得他们。   关于这部小说,出版方还想到一个点,说它是“披着类型小说外衣的反类型小说”。其实《标本师》这个小说,并不是一个能让你猜到结尾的类型化题材,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类型小说来宣传呢?我想出版方可能考虑到因为它有很多符号性的东西,比方说,它的猎奇性,标本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特别。我们现在看到的类型小说,有奇幻类型,有悬疑类型,比方说《盗墓笔记》,因为绝大多数读者不会有盗墓经历,所以“盗墓人”这个身份是具有猎奇性的,标本师也一样,一般读者对标本师这个职业是陌生的。   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部小说呢,其实也是被猎奇心态所驱使,二十年前,我写过一个关于标本师的中篇小说,也出过单行本,叫《标本师之恋》。那部小说和今天这个小说,除了主角都是标本师之外,基本没有关系。有些读者误以为是在旧版的基础上改写,其实不是,仅仅只是保留了主人公是标本师这个职业而已。   当年北方有个出版社策划了一套“中国廊桥”丛书,想借着很火的《廊桥遗梦》的东风,依葫芦画瓢搞一套中国版的爱情故事,我接到这个约稿,就写了一个标本师的爱情小说,八万字好像两个月就交稿了。之所以把主人公设定为标本师,完全是出于猎奇心态,觉得这个职业比较冷僻,大家都不熟悉;大家不熟悉,我也不熟悉啊,就凭着小聪明胡编。写专业知识很强的小说,不做功课的话,就像失控的巴士在街上开,小说写得并不成功,所以后来也不是很愿意提起,2021年出四卷本文集的时候也没收录进去。因为写得仓促,对标本师这个行业又不了解,在写细节的时候,也不知道鱼啊鸟啊野兽啊是怎么做成标本的,只好急就章避开了写,后来那个“中国廊桥”的项目夭折,在另一家出版社出了单行本了事。   过了很多年,一个偶然的契机,看到《东方早报》的一位记者朋友发微博,说他去采访了一个标本名家,是上海一所大学生物学院的标本师,从民国开始,他的曾祖父就是第一代标本师,然后他们家族要不在厦大啊北师大啊这些大学里面做标本,要不就在各地的自然博物馆里做标本……看到这个消息,我心念一动就想到那个小说了,就想只要采访到这个老人,就能了解到?吮臼Φ南喙刂?识了。就叫这位记者朋友帮我联系采访这个老人。我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世,当时他已经是肺癌中晚期了,所以我去的时候,他家里一股药味,都是各种各样的中药,他很认真地和我说了一些标本师的日常,给了我一些标本制作的文字材料,给我推荐了上海郊区的一家标本制作工厂,让我去看制作标本的过程。   标本物料的来源一般分为两种,有的是已经死了的动物,比方说从西伯利亚往澳洲方向飞的一些必经滩涂湿地有很多候鸟,当地人把它们毒杀了。上海崇明岛上的东滩,每年都会抓到一些偷猎者,缴获很多候鸟尸体,就利用这些物料做了一个东滩鸟类博物馆。   另一个来源就是活物做成标本,这个效果更好,因为宰杀后皮肤还没有变硬,制成标本更能捕捉动物的神韵。具体制作标本的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