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政与民事诉讼程序的适用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 ;一、本专题重点研讨的问题;二、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2.关于行民程序适用冲突现象产生的原因
(1)代表性观点
江伟教授认为: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多种属性的种法律关系相交叉的案件,所以产生了解决此类纠纷时的程序安排问题。
(2)笔者观点
产生程序适用冲突问题的原因包括:
①诉讼的本质是运用法律之力强制实现当事人间法律关系的内容以保护法律权利。
②纠纷的复杂化
③三大诉讼法以及法院审判庭的划分
;3.关于行民诉讼程序适用冲突的类型
(1)代表性观点
江伟教授认为:应根据相关争议的因果关系将此类案件作以某个争议为主、其他争议为辅的划分。
(2)笔者观点
应根据纠纷所依据的法律关系的数量先将此类案件分为程序适用竞合与程序适用交叉,对程序适用交叉又可依法律关系合法成立的决定关系分为先案件程序与后案程序。;4.关于解决行民诉讼程序适用冲突应遵循的原则
(1)代表性观点
薛刚凌教授认为解决此问题应注意:
①尊重当事人诉权
②确保法院裁判的统一
③把握案件的基本属性
(2)笔者观点
解决此问题要遵循的程序原则还应包括:
①把握案件的基本属性
②理清三大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③司法的被动性、中立性
;5.关于行民诉讼程序适用冲突问题的解决
(1)代表性观点
马怀德教授认为:应先解决前提争议,无固定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或者民事附带行政诉讼。
(2)笔者观点
在尊重当事人诉权的前提下,对于争议重叠问题应按诉讼法的适用范围选择诉讼程序予以解决;对于争议交叉问题应先解决前提争议。对此应建立法院内部的自动移送审查制度。;三、参考文献;(3)《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4)《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五十一条 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六)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5)《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讼:(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2.相关判例
(1)泰丰大酒店有限公司诉大同市土地管理局土地使用权出让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0年第4期)
(2)山东省烟台市国土资源局与山东烟台长城科工贸(集团)公司等土地行政处罚决定纠纷上诉案(法公布(2002)第7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1)行终字第10号)
;(3)崂山国土局与南太置业公司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7年第3期,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4)民一终字第106号)
(4)高永善诉焦作市影视器材房产纠纷案
(5)湖北省武汉市国土资源管理局与武汉兴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行政纠纷上诉案 (法公布(2003)第47号,最高院(2001)行终字第2号。 );3.学术作品
(1)【德】弗里德赫尔穆·胡芬 著,《行政诉讼法 》,莫光华 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五版 。
(2)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三卷,中国检查出版社,2002年版。
(4)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5)胡建淼主编,《行政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6)姜明安,《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周伟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9)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薛刚凌,《行政法治道路探寻》,中国法治出版社,2006年版。
;(11)刘金友,奚玮,《附带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2)王利明,《与民法同行》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法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14)郝明金,《行政行为可诉性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李荣珍,王吉生,《论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冲突及其解决》,法学论坛,2005年第10期。;(16)马怀德,张红,《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交织与处理》,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
(17)侯智武,《论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之冲突及对策》,人文杂志,2202年第5期。
(18)曹敏,《论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冲突与解决》,法治与社会,2007年第2期。
(19)江伟,范跃如,《民事行政争议关联案件诉讼程序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