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发展过程;
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知道天体运动的近似处理方法。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和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提出科学假设,再经过实验验证的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2.通过体验性活动提高学生实践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建立过程,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教育,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求知热情;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评价探究结果的素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针对基础案提出的问题,目的是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1.古代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2.“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哪种学说统治时间更长?为什么?
导人新课、目标解读: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发展过程。
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3.知道天体运动的近似处理方法。
学习目标一(师生共同完成)
科学的足迹:
地心说——日心说——日心说的进一步完善——开普勒定律
?得出结论:
虽然哥白尼等人否定了地心说,但仍然认为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开普勒在第谷对780颗左右恒星观察并有准确记录的基础上,提出了椭圆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
学习目标二——开普勒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1)体验活动:椭圆的制作
?引发学生思考:椭圆有什么特点?
?椭圆中最长的线段(长轴)如何确定???
?如果太阳位于椭圆的左焦点,请同学们在自己画出的椭圆中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位置?并思考近日距离和远日距离的关系。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若行星从A到B的时间和从C到D的时间相等,则图中的面积S1=S2
?
引发学生思考:
根据该定律,当行星靠近太阳时,运行的速度如何?当行星远离太阳时,运行的速度又如何?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若用R表示半长轴,用T表示周期,则有:(K与运动的行星无关)
(强调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开普勒三定律的意义
?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确切描述不仅使人们在解决行星的运动学问题上有了依据,更澄清了人们多年来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对天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
学习目标三——对开普勒定律中学阶段的处理方法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2、对某一行星来说,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它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如图所示是行星m绕恒星M运动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最大点是A点
B.速度最小点是C点
C.m从A到B做减速运动
D.m从B到A做减速运动
2、木星绕太阳转动的周期为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周期的12倍,则木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长轴约为地球绕太阳半长轴的几倍?
扣标小结
?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行星的运动
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定律
1、椭圆定律 行星轨道接近圆轨道太阳处在圆心
2、面积定律 匀速圆周运动
3、周期定律 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成正比
导学案
第六章第一节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课后阅读材料,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发展过程;
2.通过多媒体演示,简单了解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3、通过合作探究能利用开普勒定律简单处理天体运动的有关问题,体会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基础案】
【课前完成】(阅读课后“阅读材料”——科学足迹,完成以下填空)
知识点一、地心说与日心说
1.地心说
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公元2世纪的希腊天文学家 使地心说发展和完善起来,由于地心说能解释一些天文现象,又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例如我们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就认为太阳在绕地球运动),同时地心说也符合宗教神学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所以得到教会的支持,统治和禁锢人们的思想达一千多年之久.
2.日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 (1473~1543年)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长达4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日心体系”宇宙图景.
日心体系学说的基本论点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物理_必修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陈情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课堂实录】采撷休闲的花瓣描绘多彩的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课堂实录】函数表示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课堂实录】Carnival(Reading)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课堂实录】The Magic of the Mask(知识运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Book One Module Five A Lesson in a Lab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拒绝早恋 将友情进行到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课堂实录】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课堂实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双曲线几何性质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双曲线几何性质的应用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高大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重力势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