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归侨的故事 十六 我的祖辈父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归侨的故事 十六 我的祖辈父辈 老归侨的故事lpar;十六rpar;我的祖辈父辈 作者 - 猫妈?????? 图片来源 - 网络 我家里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铁皮盒,像现在装饼干的铁皮包装盒,粉红的盒面印有一艘大轮船。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铁皮盒,这是五十一年前(1957年)我们由印度尼西亚回归祖国时在轮船上发给旅客的,里面装有两个面包。这个铁皮盒现在有些生锈了,但我仍象宝贝一样将它珍藏。每次看见这个铁皮盒就会勾起我对祖辈和父辈的一些回忆。 我的祖父是广西博白英桥村人,1892年18岁时到了印度尼西亚邦加岛勿里洋谋生,职业木工。32岁取妻成家,生有三女二男。一生勤劳,善良,忠厚,性格温和。木工手艺极佳,至今家里还保留有他做的太师摇摇椅,椅背上雕刻有花纹,坐上去特舒服。六七十年代放在堂屋里,常引起过路人好奇进屋观看。爷爷六十多岁因白内障眼睛失明。 我的祖母不知道是第几代的华人,其外祖母是印尼人,因此她有四分之一印尼血统。16岁嫁给我祖父,个子不高但特精干,70多岁还能下河游泳。祖母回到桂林后仍习惯穿印尼的“纱隆”,因此常引起别人好奇的观望,一些调皮的孩子还“老华侨”、“老华侨”的起哄。直到文化大革命所有“封资修”的东西都被“革掉了,奶奶才脱掉”纱隆“。从我记事起,奶奶就是满头银发,一根黑发都找不到,满头的银发总是梳得妥妥贴贴,后面扎个发揪,一丝不乱。我印象中的奶奶从来都是整整齐齐,干净利落,从没见过懒散疲沓的一面。奶奶是在爸爸去世三年后1974年去世的,享年86岁。 我的外祖父是广西桂平人,12岁被人贩子贩卖到印尼邦加岛(俗称卖猪仔)。因年纪小先在烈港一个老板哪里当童工,后来到了勿里洋电厂当电工,外祖父性格比较暴燥,但人特别勤劳,能干,里里外外一把好手,电工,白铁工做得好,缝纫技术也很不错。母亲既怕他的父亲又特佩服他父亲。1958年外祖父在我们回国一年后也带着外祖母,小姨,小舅回到桂林。外公好喝几口小酒,1960年困难时期粮食紧张。买不到白酒,外公买了一斤菠萝酒,结果喝了拉肚子,住院没几天就去世了,享年69岁。 我的外祖母也是华人,不知道是第几代的华人。外祖母个子高大,性格温和。外婆是个与世无争和蔼可亲的好外婆,从没见她骂过人,也没听她抱怨过什么。闲来无事就与奶奶坐在一起聊天,与奶奶一头银发正好相反,外婆却是满头青丝,直到去世几乎都没有白发。两个老人一高一矮,一胖一廋,头发一白一黑,坐在一起聊天情景至今还清晰的留在我的记忆里。外婆是个很爱干净的老人,夏天一天要洗几次澡,因为她很怕热。1971年的春节年初二,外婆吃过午饭后洗了澡,虽然是寒冷的冬天,外婆还是喜欢洗澡,一切收拾妥当后提个“火笼”坐在房间烤火,突然倒在妈妈脚边,就这样安详的走了。安安静静也干干净净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既不给后人添麻烦,也不带世间一丝尘土进天堂。享年81岁。 我的父亲1920年出生在印尼邦加岛勿里洋,他排行第四,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父亲出生后,爷爷叫人给他算命,算命先生说他命硬,只有给石头做儿子才不会克自己的父亲,自此父亲叫祖父只能叫叔不能叫爸,取乳名“石汉”。以至勿里洋认识父亲的人大多数只知道他叫“石汉”而不知他的学名。父亲在勿里洋中文学校读完小学就跟着祖父学木工,(那时候勿里洋还没有中学),他虽然读书不多,但聪明能干,会讲好几种语言。 1955年万隆会议,父亲通过收音机听到了周恩来总理在会上的发言,激动的说:“现在是新中国了,我要回国去建设祖国,孩子们也可以回祖国多读点书。”1955年我的叔叔全家先期回国,定居桂林。父亲因是家中长子,上有80多岁老父,下有刚出生的儿子,一时不能成行。父亲日思夜想,焦虑成积,生了一场大病。当时爷爷是反对回国的,因他年轻时中国很贫穷,生活很苦,他一直想打消父亲回中国的念头。父亲的一场大病爷爷只好成全儿子。 1957年7月31日,父亲变卖了家产,带着80多岁双目失明的爷爷和近70岁的奶奶,抱着不满两岁的儿子及四个女儿一个外甥女,一家十口人由文岛乘远洋客轮,踏上回归祖国的航程。我们乘船渡过浩瀚的太平洋,经过马六甲海峡,绕过香港,由深圳入关,于1957年8月31日抵达桂林,历时整整一个月。爷爷在到达桂林七个月后生病去世,享年84岁。 父亲回国后被安排在桂林市房地产管理局工作,仍是干他的老本行木工。到桂林后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爱心,父亲把从印尼带回国的一大箱木工工具捐献给了国家。1964年父亲作为爱国华侨出席了市政协会议,在单位多次评为先进生产者,担任过排长和工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父亲的命运发生了逆转,由爱国华侨变成了“牛鬼蛇神”。有人揭发父亲在印尼曾经干过一段时间包工头,其姐夫(我的姑父)在印尼是有钱的商人,因此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