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征及现状的问题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征及现状的问题
一、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征及现状的问题
(一)未年人违法犯罪的特征
未成年人犯罪的三大形式特征。一是未成年人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涉案未成年被告人增加幅度较大;二是未成年人犯罪较为突出的表现为财产型犯罪和暴力型犯罪;三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态为团伙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的五大主体特征。一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
二是从作案未成年人文化程度看,初中、小学文化居多;三是未成年人女性犯罪人数呈增长趋势;四是从未成年人作案人员身份来看,农民、学生、社会无业闲散人员居多;五是从未成年作案人员违法经历来看,初犯、偶犯居多。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实状况
一是从犯罪性质看,以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也不断增多。
二是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又无人管教,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共同实施犯罪。
三是犯罪手段多样化,犯罪后果严重。作案前周密策划,作案时分工明确,手段凶残,不计后果。有的已学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犯有数罪,而且情节严重。
四是犯罪年龄逐渐趋向低龄化。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的问题
(一)社会不良风气诱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
社会现实和种种丑恶现象不时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一是目前社会就业压力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一些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久而久之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影视、互联网传播暴力、淫秽等不健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侵害;三是“一切向钱看”、“个人至上”等错误意识的影响;四是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案件的影响。
(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一是家庭不和睦或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二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孩子得不到零花钱,导致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三是有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尊
重孩子的人格,造成孩子的心理畸形;四是父母行为不端,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五是对孩子过于溺爱,只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养;六是父母长期不关心子女,使孩子产生孤独、自卑、怨恨、狂妄的心理,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学校教育在为学生营造发展环境中存在欠缺
一是没有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虽然已实行多年,但许多学校仍在实施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德育工作;二是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比较薄弱。一些学校不重视法制教育,没有按要求开设法制教育课,或者法制课没有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三是在教学方法上比较欠缺。一些教师忽视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味灌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四是学校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与家长缺乏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心理,致使一些苗头性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五是个别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够恰当。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一些学生弃学、辍学。
(四)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决定其容易走向歧途
一是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生理成长发育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模仿力强,好冲动,易受诱惑实施犯罪;二是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喜欢盲目攀比,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萌发犯罪企图;三是有些青少年对社会上诸如黄、赌、毒等各种诱惑存在神秘感,有一种想亲身尝试的心理;四是有的学生成绩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挫,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三、 关于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办法与途径问题
(一)完善立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
国外有《少年法》、《少年法庭法》,许多国家都是采取法律的手段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而且规定较为详细。比如, 有的国家禁止18周岁以下青少年在公共场所持有香烟;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买烟,违者将被处罚。有的国家规定晚上10点以后向青少年销售白酒即视为违法。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