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1: 基建地产产业链图谱—圆圈内数字表示行业下游需求分布,菱形内数字表示原料上涨对行业毛利率冲击
数据来源:Wind,
目录
宏观视角:大宗通胀如何影响产业链利润分布? 4
历史回溯:成本上涨对产业链哪些环节冲击大? 6
基建地产产业链:施工端材料在大宗通胀中受益,地产后周期受损 6
基建运营产业链:火电难转嫁成本,受损程度远高于一般制造业 8
机制探究: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成本如何传导? 9
制造业成本分析的方法、难点及优化方案 9
传导一:煤炭—钢铁、水泥、火电成本传导 10
煤炭—钢铁:钢材可提价并产生涨价溢价 10
煤炭—水泥:水泥可部分转嫁成本上涨压力 12
煤炭—火电:火电成本难转嫁,与煤炭盈利此消彼长 14
传导二:钢铁—家电、机械、汽车成本传导 15
钢铁—家电:龙头依靠产品升级和提升均价,维持稳定毛利 15
钢铁—机械:采购原材料比例越低,受涨价负面冲击越小 18
钢材—汽车:议价能力低的零部件企业成本压力更大 21
投资线索:关注上游持续供需错配和下游逆境反转两条主线 23
导读:全球供应链在疫情中经历了从停摆到重启的严峻挑战,疫后全球
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疫情控制和疫苗接种进度不一,时至今日全球供应链依旧面临供需错配问题。供应链冲击和全球央行货币超发共同助推通胀,当前 OECD 的 PPI 同比处于 1983 年以来历史第三高的水平。我们曾在专题报告《从成本传导看制造业扩产动能》中研究过通胀环境下制
造业内部成本转嫁能力的差异。在本篇报告中,我们从产业链视角出发,
探究通胀如何影响上下游利润分配?上游原材料涨价如何影响下游?不同下游之间抵御成本上涨的能力有何差别?
宏观视角:大宗通胀如何影响产业链利润分布?
金融危机后国内出现两轮高通胀时期,通胀上行的驱动力不同。2009- 2012 以及 2016-2017 年我国出现了均出现高通胀,但两轮通胀的驱动力
不同。2009-2010 年是需求驱动型通胀,四万亿财政政策强刺激叠加 2010年后海外经济体复苏,汽车、家电、挖掘机创下入世以来最高销量增速,地产投资和工业生产高景气驱动大宗商品涨价。PPI 同比在 2010 年年中一度达到 7%,CPI 同比也突破 5%。2016-2017 年为成本推动型的通胀, 2015 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导向下淘汰低端过剩产能进程加速,高能耗、高污染领域的产能扩张受到严格限制,钢铁、煤炭等商品暴涨。同时受全球复苏以及国内新一轮地产小周期的提振,需求端弱复苏,工业品向终端消费价格传导效果偏弱。
图2: 需求驱动的通胀中 PPI 和CPI 共振上行,成本驱动的通胀中 PPI 向 CPI 传导不畅
2.
2.供给驱动型通胀,
PPI 高涨、CPI 平稳
1.需求驱动型通胀,
PPI 与 CPI 同步扩张
CPI:非食品:当月同比
CPI:当月同比
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
5
0
-5
2007-012008-012009
2007-01
2008-01
2009-01
2010-01
2011-01
2012-01
2013-01
2014-01
2015-01
2016-01
2017-01
2018-01
2019-01
2020-01
2021-01
数据来源:Wind,
本轮通胀由供应链危机和全球央行货币宽松触发,年内大宗商品价格或 持续维持在高位水平。疫后主要经济体疫情控制和疫苗接种进度不一,发达国家(全球贸易链的核心消费国)疫苗接种进度高于发展中国家,加之财政大规模转移支付,居民的消费力不降反升。全球主要生产国和 矿产出口国,如台湾地区、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等,受疫情反复干扰, 工业生产恢复节奏落后。供应链危机和全球央行货币超发共同助推通胀,表现为全球海运指数和OECD 的PPI 同比同步飙升,当前 OECD 的PPI 同比处于 1983 年以来历史第三高的水平。全球主要经济体梯次性复苏, 短期全球供需矛盾持续存在,年内大宗商品价格或维持在高位水平。国
内视角看,基于输入性通胀压力和上游矿产端供给受限,通胀上行的驱动力类似 2016~2017 年,当前PPI 上行压力大,但CPI 通胀压力相对温和。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同比PPI:OECD:同比图3: 全球经济体复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同比
PPI:OECD:同比
印度马来西亚中国美国巴西德国英国
印度
马来西亚中国
美国
巴西
德国
英国
70
300 8
60
200 4
50
40 100 0
30 0 -4
2019/012019/072020/012020
2019/01
2019/07
2020/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