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简易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电图简易总结 心电图简易总结 一 操作 1) 肢体导联位置:将电极板按照右上肢→红线、左上肢→ 黄线、左下肢→绿线、右下肢→黑线(此线与地线相通)。 2) 胸导联监测电极位置:v1-v6按红黄绿棕黑紫顺序排列 a)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b)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c) V3,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 d)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e) V5,左腋前线V4水平。 f) V6,左腋中线V4水平。 心电图基础知识 一. 各波段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 心律:60-100次每分钟 窦性心律:由窦房结引起的心脏跳 2. QRS 时限:0.06-0.11s 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 3. PR 时限:0.12-0.20s 反应激动从窦房结发出后经心房,房室 交界,房室束,束支及普肯耶纤维网传到心室肌所需的时间。 4. Q-T 时限:0.32-0.44s 通常情况下,心率越快Q-T 间期越短,反之越长。 5. 正常心电轴一般在0度到90度之间。 二 临床常见心电图 (一)左心室肥大 1. QRS 波群电压增高: 胸导联V5或V6导联的R 波>2.5mV ;Sv1+Rv5>4.0mV (男性)、>3.5mV (女性);肢体导联中,Ⅰ导联的R 波>1.5mV ;aVL 导联的R 波>1.2mV ;aVF 导联的R 波>2.0mV ;RI+SIII>2.5mV 。 2. 可出现心电轴左偏。 3. QRS 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 ,但一般<0.12s 。 4. ST-T 改变:在R 波为主的导联,其ST 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 以上,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当QRS 波群电压增高同时伴有ST-T 改变者,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二)右心室肥大 1. QRS 波群电压的改变: V1导联 R/S ≥ 1;V5导联R/S ≤1;重度肥厚,V1呈qR 型;RV1+SV5 >1.05mV (重症>1.2mV );RaVR >0.5mv 2. 心电轴右偏≥90°(重症可>+110°)。 3. ST-T 改变: 如以上心电图改变同时伴有右胸导联(V1、V2)的T 波双相、倒置,ST 段压低,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三)右房肥大 1. P 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 ,以Ⅱ、Ⅲ、aVF 导联表现最为突出。 2. V1导联P 波直立时,振幅≥0.15mV ,如P 波呈双向时,其振幅的算术和≥0.20mV 。 (四)左房肥大 1. Ⅰ、Ⅱ、aVR 、aVL 导联P 波增宽,其时限≥0.12s ,P 波常呈双 峰型,两峰间距≥0.04s ,以Ⅰ、Ⅱ、aVL 导联明显,又称“二尖瓣型P 波”。 2. V1导联上P 波常呈先正而后出现深宽的负向波。 除左房肥大 外,心房内传导阻滞亦可出现P 波双峰和P 波时间≥0.12s ,应注意鉴别。 (五)室性早搏 1.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 波,时限通常>0.12秒,T 波方向 多与QRS 波主波方向相反。 2. 提前出现的QRS-T 波前无P 波或无相关的P 波。 3 . 往往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的两个窦性P 波间距 等于正常P-P 间距的两倍。 (六)房性早搏 1. 期前出现的异位Pˊ波,形态与窦性P 波有所不同。 2. Pˊ-R 间期通常>0.12s ,QRS-T 形态与窦性下传者基本相同。 3. 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 波的间距<正常P-P 间距的两倍。 (七)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动态性改变: 早期(超急期): 自心肌梗死后数分钟开始持续数小时, 先产生高大的T 波,以后迅速出现ST 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的T 波相连。 急性期: 开始于心肌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 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坏死型的Q 波,损伤型的ST 段抬高(弓背向上抬 高,抬高显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和缺血型的T 波倒置,并可同时存在。 近期(亚急性期): 梗死后数周至数月,以坏死和缺血图形为主要特征即:抬高的ST 段基本恢复至基线;坏死型Q 波持续存在;缺血型T 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 陈旧期(愈合期): 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后3-6个月之后或更久。ST 段和T 波恢复正常或T 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残留下坏死的Q 波。 急性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