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聚落及其文化初探 程艳.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侗族聚落及其文化初探 程艳 侗族聚落及其文化初探lowbar;程艳 第26卷 第2期重庆建筑大学学报Vol . 26 N о. 2               侗族聚落及其文化初探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0045) 摘要:侗族聚落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因而极具研究的价值。通过对侗族聚落及其选址、形态的介绍, 进一步剖析了文化与聚落间的关联, 为了解侗族聚落的文化艺术价值提供一些线索, 并以期有益于现代人居环境的创造。 关键词:侗族; 聚落; 选址; 形态; 文化 中图分类号:TU -092. 8文献标识码:1006-7329(2021) 02-0032-04A   文章编号: Study of Dong Nationality Village and Its Culture CHENG Y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 g , Chongq 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45, P . R . China ) A bstract :Dong village is ver y valuable for research work because of its speci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 and rich cultural implication . In this paper ,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location , form and features of Dong village is given . Then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 and the settlement is analyzed , which provides a clue for under -standing Dong village and will be beneficial to creating modern human settlements . Keywords :Dong nationality ; village ; location ; for m ; culture 一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是受民族历史渊源、自然地理条件、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侗族, 属古代百越民族骆越支系, 历史上曾居住于岭南的两广一带, 自秦汉时起, 由于战争和自然灾荒等原因, 陆续迁徙至今贵州、广西、湖南三省毗邻地区和湖北西南一带, 迁入初期与当地“土著”居民混杂而居, 在唐宋时期逐步完成民族分化, 独立成为单一民族, 并由混居转向族居。这一特殊的民族历史进程, 使得侗族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相互交织、共同作用,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侗族文化和聚落形态。 侗族聚居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这一带山峦叠嶂, 森林茂密, 溪流纵横, 土地肥沃, 雨水充沛, 气 候温暖, 尤其适宜于农林业的发展, 正是如此富饶的自然资源形 成了侗族人民世代以农林渔牧业为主的生计方式。 侗族, 以父系血缘为中轴而形成宗姓, 侗寨作为进行内外社 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 绝大多数为一寨一姓氏, 外姓入寨常 常要“改众入姓”, 才能成为该寨成员, 即使有的一寨几个姓氏, 也各有一定的居住范围及代表这一族姓的称号和组织、规约, 正 如侗歌中所唱“按格分开住, 按族分开坐”, 而且, 每个族姓或村 寨都有固定的集会议事场所, 即鼓楼。例如有“千户侗寨”之称图1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全景 的贵州黎平肇兴侗寨(见图1) , 寨内存在五个不同的宗族, 分住在五个不同的自然片区, 分别有不同的 收稿日期:2021-12-15(-) , 女, , , 。 称号, 即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 各团围绕着本团的鼓楼, 形成功能完备的各自的社区。这种以族姓为中心的社会组织形式决定了侗族“聚族而居”的聚落特征和聚落形态的密集、紧凑。 正是由于民族的、环境的、社会的多方面因素的合力作用, 使得侗族聚落形成了特定的选址理念和整体的布局形态, 并蕴涵着与之密切相关联的丰富的聚落文化。 侗族人民选择聚居之地, 是根据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结合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 并遵循祖辈世代传承的信仰、信念、方法而进行的, 此外, 由于深受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风水理论的影响, 所以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