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 51 --- 刘仁轨 大唐名将.docxVIP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 51 --- 刘仁轨 大唐名将.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 51 --- 刘仁轨 大唐名将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lpar;51rpar; --- 刘仁轨 lpar;大唐名将rpar;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51) --- 刘仁轨 刘仁轨(601—685),字正则,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前大庄二组别名刘响村)在此村的西边桥头有刘仁轨宰相的墓碑。唐朝大臣、著名军事将领、海军统帅。 刘仁轨(601—685.3.2),字正则,汉族,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前大庄二组{别名刘响村})在此村的西边桥头有刘仁轨宰相的墓碑。唐朝大臣、著名军事将领、海军统帅。刘仁轨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唐高祖、唐高宗年间,历任给事中、青州刺史。因征战百济而屡立战功。 2. 人物生平 2.1 唐高祖时期 刘仁轨出身于隋末的平民之家,由于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并且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里,刘仁轨自幼便过着清贫的生活。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刘仁轨却能够“恭谨好学”(《旧唐书·刘仁轨列传》)。从隋大业七年(611年)起,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参见隋末农民起义)。战乱使刘仁轨无法正常谋生,很多时候都是清闲在家中。但刘并没有将这些宝贵的时间浪费,而是依旧专心学习,“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旧唐书·刘仁轨列传》) 唐高祖武德初年,河南道大使、管国公任瑰将曾上表论事,刘仁轨见到草稿后,便提笔改了几个字,使所奏表章焕然一新。任瑰见到表章后,惊异不已,立即将刘仁轨补息州(今河南息县)参军。不久,又转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尉。 2.2 唐太宗时期 刘仁轨到任后,很长时间都默默无闻,直到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十月,才因为一件事情为人所知。当时陈仓折冲都尉鲁宁自恃品秩高,豪纵无礼,无人能止。刘仁轨对其好言相劝,令其不可再犯。可鲁宁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刘仁轨遂将其投入狱中。鲁宁在狱中不期悔改,对刘仁轨横加谩骂。刘仁轨一怒之下将鲁宁乱杖打死。岐州(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官员见状,急忙上报朝廷。唐太宗李世民闻知此事,大怒不已,但还是有点不明白:“是何县尉,辄杀吾折冲!”(《旧唐书·刘仁轨列传》)于是将刘仁轨押至长安,当面质问。面对唐太宗刘仁轨毫无畏惧,神色自若地说:“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时魏徵在唐太宗身旁,见刘仁轨处事刚正,便对唐太宗说:“陛下知隋之所以亡乎?”“隋末,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唐太宗闻后,转怒为喜,遂提升刘仁轨为栎阳(今陕西临潼北)县丞。 随后,唐太宗要去同州(治今陕西大荔)狩猎,刘仁轨上书进言道:“臣闻屋漏在上,知之者在下;愚夫之计,择之者圣人。是以周王询于刍荛,殷后谋于板筑,故得享国弥久,传祚无疆,功宣清庙,庆流后叶。伏惟陛下天性仁爱,躬亲节俭,朝夕克念,百姓为心,一物失所,纳隍轸虑。臣伏闻大驾欲幸同州教习,臣伏知四时搜狩,前王恒典,事有沿革,未必因循。今年甘雨应时,秋稼极盛,玄黄亘野,十分才收一二;尽力刈获,月半犹未讫功;贫家无力,禾下始拟种麦。直据寻常科唤,田家已有所妨。今既供承猎事,兼之修理桥道,纵大简略,动费一二万工,百姓收敛,实为狼狈。臣愿陛下少留万乘之恩,垂听一介之言,退近旬日,收刈总了,则人尽暇豫,家得康宁。舆轮徐动,公私交泰。”唐太宗被刘仁轨的奏书所感动,并降玺书表彰了刘仁轨,书中说:“卿职任虽卑,竭诚奉国,所陈之事,朕甚嘉之。”(《旧唐书·刘仁轨列传》) 不久,刘仁轨任新安(治新安,今属河南)令,后累迁给事中。 2.3 唐高宗时期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八月,李义府恃宠用事,怂恿属下大理寺丞毕正义将罪妇淳于释放,欲纳为妾。大理卿段宝玄发觉后,上告朝廷,唐高宗遂派刘仁轨前去查办此事。李义府知刘仁轨风直不阿,为保全自己,将毕正义逼死。刘仁轨到后,秉公办案,因此得罪了李义府,可惜没有人证,最后没有将李义府定罪。但李义府却怀恨在心,显庆四年(659年),李义府找机会将刘仁轨调出京城,任青州(治益都,今属山东)刺史。 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为灭高句丽,决定先攻下百济(位朝鲜半岛西南部),去其外援,然后再攻灭高丽。三月,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10万出兵百济(参见唐灭百济之战)。八月,唐军平定百济,俘其国王及太子,在其地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并留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府城。十二月,唐高宗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发兵高丽。刘仁轨则统领水军,监督海运,负责后勤保障。当时的气候不适宜出海,但在李义府的一再催促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